近日,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彭辉入职温州商学院,年收入达35万元,这一消息引发社会热议。其实,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高学历人才个人职业选择的故事,更折射出民办高校以市场化薪酬挑战传统高校“编制优势”,人才评价体系在新一代年轻人身上发生深刻变革。当“金饭碗”的光环遭遇“真金白银”的竞争,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人才价值的实现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编制崇拜”。公办高校的编制意味着稳定的职业生涯、优厚的社会地位和退休保障,这种体制内优势形成了强大吸引力。然而,编制背后也隐藏着职称评聘的激烈竞争、论资排辈的晋升机制和相对固定的薪酬体系。这种制度虽然保障了稳定性,却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人才价值的全方位多元化实现。
民办高校的高薪引才策略打破了这一僵局。温州商学院为彭辉提供的待遇不仅包括35万年薪,还有100万安家费和每年8万多元的公积金,这种组合已经超过绝大多数公办高校对应岗位的收入水平。更具突破性的是,民办高校普遍采用“以岗定薪、按绩取酬”的市场化薪酬体系,不受传统事业单位工资标准的限制。今年初,宁波一所民办中学发布的教师招聘信息中特别标注了年薪,最高达到了80万元一年,学校还提供宿舍、带薪寒暑假、旅游疗养等。一名初中老师说,在公办学校是拿不到七八十万元年薪的,就他所知,正高级教师的收入也并没有比普通老师高很多,民办学校才有可能开出这样的年薪,“民办学校拿高薪来吸引人才很正常,现在优秀的人才,学校都想要。”
这种灵活机制能够真实反映人才的市场价值,特别是对于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博士而言,民办高校开出的价码已经形成明显优势。民办高校与人才之间的这种双向选择,实际上构建了一种新型契约关系。高校用高薪购买人才黄金年龄段的生产力,人才则用学术成果为学校创造价值。虽然少了“终身保障”,但获得了即时回报。这种计算方式体现了一种务实的职业价值观——将学术生涯视为一段价值实现的过程,而非必须从一而终的身份依附。
高薪引才策略对高等教育生态产生了多重积极影响。一方面,它倒逼公办高校改革僵化的人事薪酬制度,近年来多所“双一流”高校实施预聘长聘制,这是一种“高竞争”“高激励”的“双选制”模式。典型特征是较长期限和较高标准的“准入”考核,通过考核的高校教师通常能够获得较高的薪酬和待遇。这正是对这种竞争压力的回应。另一方面,民办高校通过引进顶尖人才快速提升办学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流动打破了人才配置的体制壁垒,使不同背景的学者都能找到适合自身价值实现的发展平台。
当然,民办高校高薪引才也面临挑战。如何确保科研投入不因高人力成本而缩减?如何构建与薪酬匹配的学术评价体系?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但从根本上说,彭辉的选择代表了一种趋势:当知识分子的价值实现途径日益多元化,“编制”不再是定义成功的唯一标准。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这样打破常规的人才流动,需要更加多样化的人才价值实现方式。毕竟,真正的人才红利,来自于让每个人才都能在最能实现其价值的地方发光发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冰晶
(受访者提供/图)过去的三十多年,容中尔甲一直活得像一张绷紧了弦的弓。从拿起话筒的那天开始,他几乎没停下来过。写歌、唱歌、发专辑,邀请杨丽萍一起做了藏族歌舞剧《藏谜》,拍摄电影《阿拉姜色》,在藏区修建歌舞剧院……很多事都要花好几年才能完成。2025年5月,他的新专辑《天唱》公开发行,这是一张纯藏语专
2025-07-20 00:15:00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衔接的关键战略,是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循环的核心枢纽。一段时间以来,如何进一步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受到广泛关注。此前,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主办的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圆满落幕,其间各地的产教融合示范日以
2025-07-12 06:39:00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今天台风“丹娜丝”又走了个“之”字形,往洞头到温岭玉环方向了。这台风长袖善舞,虽然与杭州还隔着二百多公里,但窗外已是大雨如注,弄得杭州到浙闽方向暂停许多趟动车。一边在手机里与老友交流着台风走向的实时讯息,一边翻看着桌子上的一本书。我看过苏轼的两首写杭州大雨的诗,心里忽发奇想,到底
2025-07-09 15:53:00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通讯员 陈丽近日,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应届毕业生牛焕琪成功签约澳门美狮美高梅酒店,成为一名专业品茶师。“签约岗位要求具备高级茶艺师证书,这多亏了学校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让我提前考取相关证书,毕业就上岗。”牛焕琪说。牛焕琪的故事,是青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缩影。作为推动人
2025-07-08 17:02:002025年6月27日,蔡澜微博个人账号发布消息:2025年6月25日,蔡澜于香港养和医院离世。同时透露,“遵从先生意愿,为免叨扰亲朋,不设任何仪式,遗体已火化”。蔡澜上一次引起广泛关注,是在妻子离世后,搬进香港一处全海景酒店套房,每月花费50万元租金,并聘请8名帮佣负责照顾自己。这一来自港媒的报道,
2025-06-28 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