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今天台风“丹娜丝”又走了个“之”字形,往洞头到温岭玉环方向了。这台风长袖善舞,虽然与杭州还隔着二百多公里,但窗外已是大雨如注,弄得杭州到浙闽方向暂停许多趟动车。
一边在手机里与老友交流着台风走向的实时讯息,一边翻看着桌子上的一本书。我看过苏轼的两首写杭州大雨的诗,心里忽发奇想,到底哪一首写的是台风雨呢?
一、墨云与黑风
也许北山街望湖楼的栏杆边,依稀还能看见熙宁五年(1072年)六月苏轼的身影。当年他是杭州通判,与朋友在望湖楼聚会,曾站在楼台上看墨色云团像被打翻的砚台,正沿着西湖群山起伏的山峦轮廓漫漶开来。他写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中之一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古代记时都是农历,那天应该是公历七月中下旬。“墨云翻墨未遮山”七个字,藏着西湖夏日最精细的观察。寻常暴雨来时,乌云早把南高峰和北高峰吞了个干净,哪会留着山尖依稀可辨认?想想可能是雷阵雨,云团来得急,像被谁肆无忌惮泼下的墨团,砸在湖面却还没来得及弥散开来,山影便在云隙间时隐时现。
白雨跳珠的“跳”字更见功夫。雨珠砸进游船时该是怎样的情态?是颗颗分明,像顽童撒落的珍珠,在船板上弹起又滚落。这种雨势最是短促,往往来不及撑伞便已倾盆而下。几十分钟后风卷残云,望湖楼下的水面竟平静得能映照整个天空,连涟漪都懒得泛起。这是雷阵雨的脾性,来得暴烈去得决绝,像本地人常说的“夏天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次年的吴山之巅,苏轼又与一群友人聚会,欢坐斯楼,本是观赏钱江潮的好地方,那天却被另一种景象所占据。苏轼写下了《有美堂暴雨》一诗,其中有“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之句。开篇就是“游人脚底一声雷”,好像是雷雨的样子,但又不是寻常雷声从云端滚过,而是从大地深处腾空而起。这首诗作于公元1073年8月,据史料记载,那年浙东确有“海溢”的记载。自晋代以来,古人常将台风称作“飓风”“风痴”“海溢”等,这个时节还常有台风登陆。
更惊人的是“天外黑风吹海立”,台风眼外围的狂风被称作“黑风”,在气象记录里,这种风裹挟着海水飞沫,能将近海的浪头掀得如墙而立。浙江沿海至今有“台风起,海立三丈”的民谚,与诗中景象基本上吻合。雨从浙东越过钱塘江而来,不是垂直落下,而是横着扫过江面上空,这样跨越几十里的雨势,唯有台风外围环流才能造就。苏轼先生的笔触何其精准,那时又没有卫星云图,却用文字画出了台风影响的路径图。
看起来应该前一次记的是雷阵雨,后一次记的是台风雨。但也有不少人从“游人脚下一声雷”中判断说苏轼在有美堂上看到的是雷雨,为这事争论不休,很有意思。
二、雨荷与风荷
眼下“丹娜丝”逼近时,我想起有一年台风,雨停停歇歇,我忍不住又出去了,到曲院风荷时雨又下起来了。在回廊下避雨,听雨点滴在荷叶上发出噼啪之声。不少摄影爱好者披着雨衣,镜头对准湖心的荷丛,他们专拍细雨绵绵中的荷花,那是荷花最动人的时刻。
雨水顺着荷叶的脉络往下淌,在叶尖聚成银珠,忽然坠进湖里,惊起一圈圈涟漪。花瓣被打湿了,却反而更显娇艳,粉白的瓣尖泛着水光,像美人盈着的泪珠。有些花苞被风吹得伏在叶面上,有些却仍然倔强地挺着腰,花瓣边缘微微卷曲,倒比完全舒展的模样多了几分妩媚。许多人都被杨万里的“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误导了,以为大晴天气荷花最美,却不知雨中之荷另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十几年前“海葵”台风过后,我见过雨后荷花动人的景象。那天清晨六点半,保俶塔下的荷塘里,断枝与残荷交缠,却有几朵新开的荷花从断茎旁钻出来,花瓣上还沾着泥点,却开得格外精神。碰到一位摄影爱好者,他说自己守了三天才拍到那组较满意的照片:背景是被吹斜的柳树,前景是挺立的荷花,晨光穿过云层洒在花瓣上,像给倔强的生命镀了层金边。
西湖的荷早已习惯了风雨。每年六月至八月,它们总要与台风来几场遭遇战。有人曾说,台风过后荷花反而开得更盛,大概是风雨把荷积攒的能量都催发出来了。就像杭州人,经历过“菲特”台风带来的内涝、“利奇马”带来的狂风,依旧会在风雨过后,带着相机去湖边赴一场场荷花之约。
三、云散与霞飞
台风的脾气很古怪,前一刻还在咆哮,下一刻可能就敛了声息。四年前那场“烟花”过境时,我在傍晚的西湖上逮住了那片刻的放晴。先是风忽然小了,雨丝变成了轻烟,接着西边的云层被撕开道口子,金红色的霞光涌出来,像熔化的铁水泼在天上。湖面瞬间被染成橘红色,断桥的轮廓镶了道金边,保俶塔的尖顶闪着金光。更奇的是东边的云,依旧是深灰色,却被夕阳染得边缘发蓝。两种颜色在天空对峙,又慢慢交融,变幻出紫、粉、橙、金种种色调。
摄影群里炸开了锅,消息一条条跳出来:“雨后西湖又出大片了!”我这个手机党的手在抖,镜头里的天空每一秒都在变,刚对准雷峰塔,转身又发现小瀛洲那边被霞光镀成了金色。不管怎么拍,也难以拍出相机高手的诡谲云象。每次都是台风过后,把高空的尘埃卷走了,水汽又充足,光线得以自由穿梭,便有了这寻常日子难得一见的绚烂。
清代《浪迹续谈》是一本主要记述苏杭和温州名胜风物的笔记体著作,里面记过类似的景象:“乾隆乙巳夏,台风过杭,次日天开,霞起于西,亘数十里,映湖作胭脂色。”那时没有相机,学家文人只能用文字来描摹:“云如烧棉,山似醉玉,舟人停篙,渔父忘钓。”想来与我们此刻的心境并无二致。人类记录美的冲动,从古到今从未变过。
四、树影与水痕
老杭州人大都记得几次印象深刻的台风模样。2019年“利奇马”过后,西湖周边倒下好些香樟、悬铃木、枫杨等。园林工人说,这是近二十年来非常严重的一次,光清理断枝就用了许多辆卡车。
但树的生命力总让人惊叹。那些被吹断主枝的老树,第二年春天竟从断口处冒出了新绿。被台风掀翻的紫藤,盘在临时搭的支架上,到了四月依旧开出满架紫花。西湖上有一棵桃树,树干被吹得与地面成三四十度角,却年年开花,游人都叫它“弯腰桃”,反倒成了另类一景。
台风带来的洪水的记忆更为持久。十年前的“菲特”台风带来的洪水,让西湖水位严重超过警戒线。走在湖滨路,能看到湖水漫过亲水平台,打湿了行人的裤脚;游船码头的缆绳绷得紧紧的,船身像喝醉了酒似地左右摇晃。但湖水也懂得收敛,退去后只在长椅上留下几道水痕,像谁用毛笔蘸着湖水留下的草书。
最有意思的是地下水。虎跑泉的水量与台风密切相关,“利奇马”过后第三天,泉眼的水喷涌而出,比平时大了二三倍,叮咚声在泉池边能听得清清楚楚。茶农们说,这就是“台风水”吧,带着山里的灵气,用来泡龙井茶,滋味格外地道。市民们争相提着水桶在泉边排队,雨靴上还沾着泥,脸上却笑开了花。
五、千年同一雨
西湖边的茶座老板大都认得老茶客的脾气。台风天来的多是本地人,点杯龙井,临窗坐着看雨。有位姓周的老苏粉,每逢台风都会常来,说要看看与苏子瞻当年同款的雨。他说年轻时见过几十年前的那场“大台风”,西湖边的树倒了上百棵,但那年年成依然不差,桂花似乎比往年更香,次年的新龙井比往年更醇。
这或许就是西湖与台风的相处之道,既敬畏又接纳。古人早懂这个道理,人们常将“海阔天空”挂在嘴边,那是经历过台风的人才能体会的境界。风雨来了,西湖舟船提前停止游湖;雨停了,又重新扬起了道道涟漪。就像苏轼,在望湖楼看罢台风,转身又写“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把风浪中游湖的颠簸都化作了别样的诗意。
影响杭州的台风每年都会有几次。但杭州的园林等部门应对得也越来越从容得力,提前加固柳树支架、可快速排水的亲水平台、精准到小时的游船停航预警……科技让我们少了些狼狈,却没减损与自然对话的乐趣。
窗外雨又下了起来。台风就是这样,登陆前后让几百里风径范围内都不会消停。想起元祐四年即公元1089年,苏轼五十多岁再来杭州任知州时写下的诗:“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忽然觉得,西湖的台风雨从来都不只是雨,它是特殊的时光信使,把风声、雨声与近千年之隔的古与今,非常丝滑地联结起来。
打在荷叶上,打在湖面上,打在每一个来西湖赴约的人心里的雨,也许没有东坡先生的联想丰富寓意深刻。如今冒雨拍荷的人,等待晚霞的人,在湖畔喝茶的人,都是懂得换一个新的视角生活的人,在风雨中发现自己,在变幻中停格美好。
西湖跳珠一千年,这或许就是西湖的妙处,它让每一场下在历史长河中的台风雨,都有了某种厚度和广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
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今天台风“丹娜丝”又走了个“之”字形,往洞头到温岭玉环方向了。这台风长袖善舞,虽然与杭州还隔着二百多公里,但窗外已是大雨如注,弄得杭州到浙闽方向暂停许多趟动车。一边在手机里与老友交流着台风走向的实时讯息,一边翻看着桌子上的一本书。我看过苏轼的两首写杭州大雨的诗,心里忽发奇想,到底
2025-07-09 15:53:00律所工位上弥漫着诡异的寂静。律师们反复刷新律师执业信息查询平台,屏幕上冰冷的“查无此人”宣告着残酷真相——与他们朝夕相处半年的“高级合伙人赵律师”,竟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6月25日,上海德禾翰通(成都)律师事务所的公告坐实了这场荒诞剧:“赵某某涉嫌刑事犯罪,已向公安机关报案。”而此时距警方受理案件已
2025-07-08 11:14:00最近Deepseek的关注度正持续下降!有数据显示,Deepseek的用户活跃度从春节高点的15%一路滑到目前的3%。Deepseek的R2升级版难产,网络上多了不少对Deepseek的吐槽,对于稍微敏感一些的问题,它就开始“沉默”……而一度被Deepseek“威胁”的英伟达股价再创新高,突破160
2025-07-06 18:47:00最近天气持续"发威",台风“丹娜丝”又携风带雨逼近我国东南沿海,同时多地还将遭遇强降雨。中央气象台今晨同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暴雨蓝色预警、高温黄色预警,观观提醒大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中央气象台7月6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7月6日08时至7日08时,台湾岛、广东西南部、广西东南
2025-07-06 09:54:007月5日2时,南海热带低压已加强为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预计“丹娜丝”将以10公里左右的时速向偏北方向移动,7月5日—6日将给广东省东部地区带来风雨影响。鉴于当前形势,广东省水文局已于7月5日10时启动防风水文测报Ⅳ级应急响应。目前,全省各级水文部门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台风和雨水情发展,全力做
2025-07-05 1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