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的叶连平
是安徽马鞍山和县的一位乡村教师
2000年,早已退休9年的他
在长期生活的乌江镇卜陈村
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免费为留守儿童等补习英语
至今已辅导过2000多名学生
4月9日,叶连平在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给学生上课。
4月9日,叶连平在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给学生上课。
25年来
叶连平从未收过学生任何费用
还经常为这些留守的孩子们提供食宿
拿出退休金
为他们购买书籍、文具和作业本
4月9日,叶连平在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批改学生作业。
4月9日,叶连平在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阅览室整理图书。叶连平自费为阅览室购买了很多图书。
4月8日,叶连平在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备课。
这位对孩子们慷慨大方的老人
在生活上却节俭朴素
衣服破了缝补后继续穿
一个搪瓷杯用了几十年
至今仍住在30多年前盖的平房里
4月9日清晨,叶连平准备离开家前往“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叶连平使用的部分教具(4月9日摄)。
4月9日清晨,叶连平在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吃早饭。
2012年,叶连平拿出部分积蓄
同乌江镇政府、卜陈学校一起设立
“叶连平奖学金”
至今共为400多名学生发放40余万元
许多获得资助和奖励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
将叶连平心怀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
传承下去
4月9日,叶连平在课后解答学生问题。
4月9日,叶连平在课后整理桌椅。
4月9日,叶连平在课后批改学生作业。
近年来
村里越来越多的孩子到县城和镇上就学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学生逐年减少
叶连平也日渐年迈
听力视力下降明显
腿脚愈发不便
但他依然不改初心、坚守讲台
“他们就像是我的孩子”
“哪怕只剩一个孩子也要坚持下去”
4月9日,叶连平与前来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家长(左)交流。
4月8日,叶连平在写板书时用手紧抓黑板,以支撑身体。
4月8日,叶连平佩戴助听器与人交流。
4月9日,叶连平在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批改学生作业。由于视力下降,他批改作业时眼睛离桌面很近才能看清。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年近百岁仍深耕三尺讲台的叶连平
如一束长明的烛光
照亮着农村孩子未来的路
策划:宋为伟
摄影:刘军喜 黄博涵 任鹏飞
视频:黄博涵
制作:任鹏飞
新华社摄影部
作者:宋为伟 刘军喜 黄博涵 任鹏飞
邢燕是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的一名教师,在教育领域耕耘30年,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她用爱关怀学生,做学生品格的引路人,她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在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建筑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维专业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带竞速赛”正式拉开帷幕。学生们双手翻飞,熟练地穿梭、卡扣,
2025-09-10 16:19:00“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教师,是用心燃烧的人,以生命影响生命。无数优秀教师的行为与品格汇聚在一起,形成教育家精神,为教师群体提供强大精神指引,为莘莘学子照亮成才之路。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不能只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凝练铸就教
2025-09-09 07:04:00极目新闻通讯员 贺永“真没想到不仅可以免费走高速,还能在收费站口收到专属礼包!”9月2日,在湖北交投鄂西北运营公司窑淮收费站,从安徽来房县的李师傅接到收费员送的“专属礼包”高兴地说道。稻浪滚滚,机器轰鸣,鄂西北地区相继进入水稻收获季节,途经高速进行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明显增加。为深化“三农”惠民政策
2025-09-03 21:03:00用脚步丈量意志,以坚韧标注青春。8月28日上午,1311名黄冈中学高一新生步行5.4公里,赴黄冈市博物馆开展军训拉练+红色研学活动,以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开启他们学业生涯中关键的高中阶段。又到开学季,家国最关情。万千学子背上行囊,踏上漫漫求学路。为了让学生有个安全舒适的求学环境,各方面都行动起来。湖
2025-08-31 00:35:00对于习作,一些学生具有畏难情绪。教师可以通过把控习作课的节奏,悄然调节学生的习作心理。在笔者的一次习作课上,学生们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似的一波三折,时而叹息,时而兴奋,时而期待……起:时间调节习作焦虑下午第一节课学习完《景阳冈》“喝酒”这部分内容后,我说:“今天我们就学到这儿,明天我们接着学习‘打虎’
2025-08-25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