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习作,一些学生具有畏难情绪。教师可以通过把控习作课的节奏,悄然调节学生的习作心理。在笔者的一次习作课上,学生们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似的一波三折,时而叹息,时而兴奋,时而期待……
起:时间调节习作焦虑
下午第一节课学习完《景阳冈》“喝酒”这部分内容后,我说:“今天我们就学到这儿,明天我们接着学习‘打虎’。”教室里议论纷纷,不少学生提醒我下节课还是语文课,为什么不接着学呢?我故作平静地告诉他们:“下节课呀,我们有新任务——写作文。”“哎——”教室里叹息声此起彼伏。我径自离开教室,因为接下来是下午大课间,足足有30分钟,我想课间运动会慢慢溶蚀学生对习作的抗拒心理。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适应策略——利用大课间的30分钟缓冲时间,通过运动能量转换,给学生一个自我心理调节的过程。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习作焦虑,为后续习作活动建构积极的心理氛围。
承:任务调节习作状态
果然,大课间后的第二节课,学生调整好了习作心态,一切如常。“这节习作课,我们的任务是修改习作1的初稿,然后誊写在大作文本上。”不少学生的脸上显现了抑制不住的兴奋——原来,这节课不是写新作文,而是修改誊写,好像学习压力一下子舒缓了许多。课堂上,我先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修改范例,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尝试修改;再迁移到每个人的习作初稿上,让学生拿起笔逐词逐句推敲修改。10分钟后,全班学生进入静悄悄的誊写习作状态。整个教室里安静极了,孩子们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停笔凝思,时而回头再删改……此刻,具体清晰的任务调节,减轻了学生们的心理压力。教室里弥漫着一种“兴奋的安静”,这正是一种美妙的习作状态。
转:情感调节习作期待
习作课上,不少学生修改充实了内容,誊写了满满三四页。其间,没有发现一个学生出现不耐烦的情绪,笔尖的沙沙声成了课堂上的主旋律。在习作誊写的尾声,我翻开一个学生桌上的习作配套读本,不经意地举起来,提醒已经写完的学生可以提前读读第二单元“读后感”的优秀习作例文,“下一周我们一起完成《习作2:读后感》。”这次,教室里没有出现叹息声,在翻阅例文的声响间,我还感受到一部分学生对下一篇习作的期待。这样的情感调节,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正向良性循环。前面习作过程中的兴奋体验,悄然转化成后续习作任务中的心理期待。
这节习作课,从听闻习作的叹息,到修改誊写的兴奋,再到对下周习作的期待,是一次真实的习作心理体验。在时间调节、任务调节、情感调节中,学生的习作心理走向“一波三折”的正向循环。
(作者系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5日 第05版
作者:林春曹
对于习作,一些学生具有畏难情绪。教师可以通过把控习作课的节奏,悄然调节学生的习作心理。在笔者的一次习作课上,学生们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似的一波三折,时而叹息,时而兴奋,时而期待……起:时间调节习作焦虑下午第一节课学习完《景阳冈》“喝酒”这部分内容后,我说:“今天我们就学到这儿,明天我们接着学习‘打虎’
2025-08-25 07:10:00当地时间23日,埃及亚历山大省西部阿贾米地区的阿布塔拉特海滩发生一起学生大规模溺水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6名学生死亡,另有28人受伤。伤者均已被转送至附近医院接受治疗。事故中的伤亡者多数为一所私立学校的学生,当时正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亚历山大省政府表示,当天海域风浪较大,周边有禁止游泳标
2025-08-24 09:06:00【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姜波 张丽霞 记者 尹晓军)近日,由甘肃卫生职业学院251名师生组成的8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分队,奔赴甘肃省内天祝县、文县、渭源县等10余个乡镇,通过“专业+”融合打造多元实践场景,实现从“点上开花”到“全域覆盖”的跨越。学生为当地群
2025-08-08 20:38:007月22日傍晚6点,秀峰区万象城商区的热闹正逐渐升腾。下班的白领步履匆匆,结伴的学生笑语喧哗,餐厅叫号声此起彼伏。空气中交织着食物的香气、新出炉面包的甜味与夏夜特有的温热气息,共同勾勒出一幅繁华喧嚣的图景。一家奶茶店里,玻璃门将外界的喧嚣稍稍阻隔。来自灌阳县黄关镇、刚刚参加完高考的桃子同学正在认真工
2025-07-28 17:20:00中山市第一中学学生在做课间运动。受访单位供图青少年运动的身影成为中山校园里亮丽的风景。受访单位供图课程创新促“五育”一到下午课间休息时间,中山东区朗晴小学就充满欢声笑语,一至六年级的同学正在教室外进行课间休息活动,跳绳、摸高、转呼啦圈、跳绳梯……孩子们运动的身影成为校园里亮丽的风景。朗晴小学是中山最
2025-07-15 0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