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段视频或一张照片,就能通过AI技术让逝去的亲人“动”起来。临近清明节,记者发现,在各大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利用AI技术还原逝者音容笑貌的服务增多。AI 是怎么让逝者“动”起来的?这一新服务的法律边界在哪?如何保护消费者隐私?记者采访专家解答。 记者走访 AI“复活”逝者服务 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千元3月28日下午,记者在淘宝、拼多多、闲鱼等平台搜索“AI复活”“AI逝者复刻”等关键词,可以看到大量相关产品,价格从199元到6999元不等。 在一家售卖相关服务的网店,客服介绍称AI缅怀类的基础服务通常在199元至799元之间,主要是通过AI深度学习技术建模,让照片中的逝者动起来,并配上合成语音简单说几句话,如“我好想你”“要记得照顾好自己”等。这类短视频一般在30秒到1分钟左右,月销量可达300至500单。 在另一家主打提供高端定制服务的网店,记者看到一款标价6999元的“AI拟真影像建模”套餐,商家称该套餐能提供更加细腻的面部表情和语音复刻功能。用户可提供逝者生前的照片、视频和语音片段,AI会深度学习,生成的视频不仅在外貌、表情上更自然,声音也能最大程度还原逝者生前的语气,甚至能进行语音交互。商家表示,该服务适用于家庭纪念或私人怀念,一些客户希望借此方式“与逝去的亲人再聊一次天”。 厦门软件园三期的一家科技公司透露,他们清明节前夕的订单量增加了近三倍,每天有数十名客户咨询,其中约70%是为父母制作纪念视频的。 对这种服务,一些市民认为,可以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一定的哀伤疗愈等情绪价值,但同时,市民对平台或商家是否会尊重隐私、数据是否泄漏以及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等表示担忧。 技术专家 商家应签署保密协议 生成视频须打水印AI是如何实现这一“复活”的?厦门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数字人应用专家林少迪表示,当下使用AI“复活”亲友主要使用三种科技。首先是人脸修复,用类似“人脸拼图”技术(即GAN模型),能把老照片修复清晰,也能让照片里的人眨眼微笑;第二是声音克隆,通过分析生前录音,能合成出相似度达90%的声音,对说话习惯等都能模仿;最后是对话系统,就像升级版的语音助手,能记住逝者平时爱用的称呼这些细节。“简单来说,就是拿照片视频录音这些‘记忆碎片’训练AI,最后拼出能互动会说话的虚拟形象。”林少迪说。 林少迪说,这种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是能帮一些人完成心愿,作为情感慰藉。当然,也要提醒当事人不要过度依赖这种服务,陷在虚拟世界里。同时,要注意风险问题,市民如果购买此类服务,首先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商家,并签署保密协议,约定数据使用完后必须彻底删除。此外,所有AI生成的视频必须打水印。 律师说法 数据使用须合法合理 注意保护隐私使用AI技术“复活”逝者,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律师许东认为,在人格权方面,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原则上死者不享有人格权,但要避免因第三人的行为侵害死者近亲属的人格利益。商家利用AI技术“复活”逝者照片,导致逝者肖像、名誉、隐私等受到侵害的,其近亲属有权根据民法典的相关条款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许东指出,商家如果没有得到足够授权,或者无法证实客户提供的照片是否合法取得,可能存在非法获取数据的风险。此外,如果客户提供的照片涉及第三方隐私,可能引发连带侵权纠纷。同时,这类照片作为AI生成物,其知识产权权属问题依然面临巨大争议。
来源:厦门日报
在敦煌莫高窟的一个洞窟中,一台自主研发的自动化采集设备正缓缓移动,进行壁画图像的精准采集。不远处,技术人员操作着手动设备,灵活应对不同结构和大小的洞窟空间——这是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的日常工作场景。该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丁晓宏说:“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保存,更是让敦煌文化活起来。”从二十世纪80
2025-09-10 16:50:00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重要成果发布会显示,我国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全民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生活方式涵盖多个方面。在能源消费方面,倡导使用清洁
2025-09-05 06:39:00一、行业技术发展现状与核心参数解析根据《2025年中国电批头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及《2025至2030年中国电批焊锡工具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智能电批技术已进入高精度、高集成度的发展阶段。核心参数中,扭矩精度成为衡量产品性能的关键指标,行业领先企业如速动智能已实现±1%的扭矩控
2025-08-20 16:16:00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问之)8月17日晚,蓝晓科技公告披露,公司于近日中标“国投新疆锂业有限公司罗布泊盐湖老卤提锂综合利用扩能改造工程吸附系统”,中标金额约3577.12万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总额的1.40%,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蓝晓科技表
2025-08-18 00:12:00刷脸支付、AI视频、智能管家……科技让生活更便利,但也带来了新的隐私“陷阱”。AI伪造身份诈骗、智能设备“偷听”事件,个人信息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别担心,这份通俗易懂的防范指南教你筑牢个人信息防护墙。警惕“以假乱真”:AI伪造风险识别与防范AI技术能让违法犯罪分子轻松“换脸变声”,冒充你的亲友
2025-08-17 09: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