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斤重的背包,塞满了探伤仪、钢丝刷、打磨布,她独自背着行走在钢轨间。
60多摄氏度高温,被太阳暴晒的钢轨炙烤着皮肤,她在酷暑下为海南东环铁路进行探伤作业。
1900公里行程,她用脚步丈量京沪高铁、宁杭客专、雄忻高铁每一寸铁轨,探寻瑕疵,护航驰骋。
12000个焊头,她的检测准确率达96%以上,成为行业内赫赫有名的“铁路神探”。
……
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是一位普通却不平凡的女职工——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雄忻高铁山西段5标项目试验员关改玉。每一个数字都见证着这位高铁女工匠用专业与坚守,为中国速度保驾护航的动人故事。
探伤工作是高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对钢轨焊接质量的精准“体检”。2009年,大学毕业的关改玉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中铁十七局集团首批获得国家资格认证的探伤工。
关改玉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是海南东环铁路。蹲在铁轨旁用刷子细细刷干净焊缝,涂抹上机油,手持探头对钢轨轨底、轨腰、轨头等部位逐一认真检测,凝神关注探伤仪传来的警示音……这样的流程,关改玉每天要循环上百次。
作为工地里唯一的女同志,野外工作如厕很不方便,正如她自编的顺口溜说的那样:“守住两根轨,迈开一双腿,不敢多喝水,基本不张嘴。”海南天气炎热潮湿,探伤作业困难超乎想象,她的衣服被汗水湿透又晒干,脚趾经常是刚愈合又磨破。
离开南国的夏日炎炎,北方冬季的寒风凛冽给探伤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京沪高铁建设中,为了准确感知探伤仪探头反馈的微弱信号,关改玉在野外严寒环境中摘掉手套,赤手涂抹机油,检测钢轨焊接处可能存在的隐蔽缺陷,手指甚至被钢轨粘掉了皮。
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困难,关改玉始终坚守在高铁施工一线。她顽强的意志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技术的钻研和进步更胜于时间和人力的堆砌。”关改玉钻研探伤技术,总结出“心里稳、移动慢、坚持看”九字工作法、“看关键、看重点、看本质”九字要领和“一看波形显示、二看探头位置、三看轨道状态”三看技巧,成功改进了高铁钢轨探伤工法,极大提高了检测准确度。2020年,以关改玉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一大批青年人才受到她的感召,投身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
随着高铁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关改玉来到从未接触过的轨枕智能检测领域,担任雄忻高铁山西段5标项目中心试验员,承担着雄忻高铁山西段所有轨枕生产任务。
面对生产效率低、质量检测难等问题,关改玉大胆变革。她主持开发的双块式轨枕智能检测系统成功上线,与之匹配的“1+11”智能管控体系同步运行。以往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才能完成的检测工作,现在通过智能化系统控制,仅需不到一半的资源投入即可快速精准完成,创造了双块式轨枕产能62.5根/时的生产纪录。
“能走遍祖国的铁路,尽情欣赏沿途那些不同寻常的风景,是最珍贵的记忆。”现在,关改玉回到她的家乡,用她的专业与坚守为“雄忻高铁”这条山西的发展路、老乡的富裕路、群众的幸福路保驾护航。
稿件由山西日报 记者杨文俊采写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5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其中动车组列车发送旅客1567.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7%、16.1%,均创历史新高,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同志介绍,铁路部门精心组织五一假期运输,用好现代化铁路网和移动装备资源
2025-05-02 12:34:0010公斤重的背包,塞满了探伤仪、钢丝刷、打磨布,她独自背着行走在钢轨间。 60多摄氏度高温,被太阳暴晒的钢轨炙烤着皮肤,她在酷暑下为海南东环铁路进行探伤作业。 1900公里行程,她用脚步丈量京沪高铁、宁杭客专、雄忻高铁每一寸铁轨,探寻瑕疵,护航驰骋。 12000个焊头,她的检测准确率达96
2025-05-02 07:18:00“五一”假期,当多数人沉浸在假期的放松时,由中铁六局浑南项目部参建的沈阳浑南科技城七期工程项目东北大学创新港的施工现场却是另一番火热景象。建设者们秉持“抢进度、保质量、树标杆”的信念,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在钢筋水泥间挥洒汗水,用实干诠释新时代劳动者的最美风采,为这座承载着科技创新使命的工程奋力
2025-05-02 07:14:00五一小长假第一天,河口口岸热闹非凡,凭借动车直达口岸的交通优势,河口北站成为外国游客开启中国之旅的热门首站。五一当天,从越南入境河口口岸,乘动车高铁旅游的人数强势突破2200人次,创下了跨境游历史当日最高纪录,让中越跨境旅游的热度再创新高,也为两国交流合作注入新活力。为满足旅客集中出行的需求,中国铁
2025-05-01 17:42:00今天是“五一”假期第一天,大家外出度假热情很高,全国铁路迎来客流高峰。目前全国铁路运行情况怎样?这个假期,铁路出行又有哪些特点?全国铁路今天预计发送旅客2250万人次总台央视记者 李伟代:通过两个最新数字,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今天铁路出行的热度。2250万人次,这是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的旅客数量,比昨
2025-05-01 1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