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在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养老业务科,有一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护理师,现年29岁的陈燕仪,已经在护理师这个岗位上默默耕耘了十年。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女,到如今成熟稳重的专业护理师,陈燕仪将自己的青春与热情,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养老事业,用专业与温度守护着每一位长者的尊严与希望。
十年坚守,用爱与专业守护老人生命尊严
2014年毕业后,陈燕仪婉拒了三甲医院的工作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当时还算是冷门的养老行业。在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工作的3650个日夜,她护理过约237位长者,其中守护47位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年纪轻轻,为什么要去伺候老人家?”面对家人的不理解,陈燕仪淡然一笑,她深知每个长者背后都有无数家庭的期盼。在这十年里,陈燕仪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起伏与变迁。她深知,对于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医疗上的照顾,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慰藉与尊严的维护。因此,她始终将每一位长者视为自己的家人,用真心去对待他们,用专业去守护他们。
在2020年,面对封闭管理,人手紧缺的挑战,陈燕仪曾连续驻守科室43天,身着防护服照料老人,承担起消杀、喂食喂药、翻身、清洁等全套护理工作,同时密切监测老人体温与健康指标,确保老人健康与安全,并搭建线上平台帮助60多个家庭实现“云团聚”。
陈燕仪清楚地记得,当90岁的李奶奶看到他许久未见的儿子的时候,她颤抖着说:“小陈,帮我擦擦脸,要体体面面见仔。”陈燕仪轻握她的手,整理好银发,屏幕另一端传来一声哽咽的“谢谢”。那一刻,陈燕仪深知科技无法替代温度,但护理人的用心能让距离不再冰冷,成为连接亲情的温暖纽带。
持续追求卓越,为养老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广东省老龄化加速的现状,提出养老行业需向“服务专业化”“模式多元化”“技术智慧化”转型,但“人文关怀”始终是核心。在陈燕仪看来,养老护理工作并非简单的日常照料,而是一项需要极高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工作。她深知,自己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句温暖的话语,都可能成为长者心中的一抹亮色。因此,她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与耐心,用自己的专业与温度,为长者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随着时代发展,养老行业的服务能力也要跟上,陈燕仪的努力与付出,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她积极参加养老行业的服务技能竞赛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在2019年,她荣获全国民政行业养老护理员竞赛广东省第四名的好成绩;2021年,她又获得了广东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优胜奖等荣誉。以此为契机,她在科室开展护理培训小组,提升团队技能与应急能力,推动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因此荣获单位“优秀护士”称号。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陈燕仪对养老护理事业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她深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为长者服务、为养老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未来,陈燕仪有着清晰的规划与目标。她打算考取国际认证的老年专科护士系统,学习老年综合评估与认知障碍干预技术,参与安宁疗护培训,完善全周期照护能力。同时,她还积极参与编写养老机构分级护理操作手册,为养老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年风雨兼程,我始终铭记入职时写下的誓言,愿以青春化竹,温暖生命。”陈燕仪如是说。
统筹:尹来 游曼妮 程安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摄影/视频:南都记者 蔡文茵 罗雪纯
7月22日,市统计局发布信息,上半年,我市聚焦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通过培育新兴动能、推动创新升级等举措,工业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受益“两新”政策加力扩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25
2025-07-24 08:40:00本报讯 记者赵天乙报道 7月中旬,铁岭县熊官屯镇一名82岁患病老人走失,当地派出所联合热心群众、企业商户连夜展开搜寻,最终在河道芦苇荡中找到奄奄一息的老人,及时送医使其转危为安。7月11日0时16分,铁岭县公安局熊官屯派出所接到报警:一名82岁患病老人在镇内走失。值班民警迅速与家属会合,详细了解老人
2025-07-24 07:22:00北京商报讯(记者 关子辰 牛清妍)7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大兴区民政局了解到,自2024年10月以来,大兴区的5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已经有效辐射带动了27 家养老服务驿站协同发展,月均助餐服务约1.2万人次,累计提供上门服务3.7万次,惠及6.8万老年人及7333名“老老人”。
2025-07-23 15:22:00(受访者提供/图)过去的三十多年,容中尔甲一直活得像一张绷紧了弦的弓。从拿起话筒的那天开始,他几乎没停下来过。写歌、唱歌、发专辑,邀请杨丽萍一起做了藏族歌舞剧《藏谜》,拍摄电影《阿拉姜色》,在藏区修建歌舞剧院……很多事都要花好几年才能完成。2025年5月,他的新专辑《天唱》公开发行,这是一张纯藏语专
2025-07-20 00:15:00专业社工通过需求评估、项目设计,给志愿者提供具体技能培训和行动指南;志愿者则发挥“在地”优势,将专业方案转化为实打实的社区服务……社区治理中,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协作,产生了不小的“化学反应”。近期,中央社会工作部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北京共有37个社区试点该发展模式,280余
2025-07-12 09: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