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间,李培生行走于峭壁之上,用浓情守护黄山——
【劳动者之歌】“会飞檐走壁的放绳工”
在参加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节目时,李培生现场朗诵了自己写的一封信,对着曾经与自己并肩战斗的“战友”谢天星说“谢谢你”。那一刻,台下掌声响起,谢天星则眼眶湿润、声音哽咽。
谢天星是李培生刚开始在黄山上当放绳工时的搭档。聚光灯下的李培生想告诉别人,荣誉并不属于自己一个人。
这样的“辩词”同样发生在别人描述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时候。李培生觉得,与大家口中津津乐道的“会飞檐走壁的放绳工”相比,他其实更想说,“我是一名黄山守护者。”
李培生是安徽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园林开发分公司的一名放绳工。这份工作的地点如果不是放在有着峭壁陡崖的黄山上,那么应该称作环卫工更合适。与一般意义的环卫工不同的是,李培生需要经常通过绳索攀爬到绝壁之上,去捡拾落在那里的用常规方法够不到的各种垃圾。
20多年的时间,李培生放绳的长度大约有1800千米。对于一根只有50米的安全绳来说,这相当于在陡崖上3.6万次左右的上上下下。2012年,李培生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2022年,获评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今年,李培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放绳不仅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
以李培生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设在黄山最高峰莲花峰的脚下。更多的时候,这个工作室是他吃饭和休息的地方,也是他一天外出工作的起点和终点。
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一幅李培生稍显年轻时在峭壁上攀登的照片。照片上方写着16个字:以山为家、与路为友;宁脏一人、不污一处。
这16个字,李培生和他的同事们当作环卫工作必须遵守的理念。
放绳,是在特殊情况下捡拾垃圾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四五米之内的垃圾,可以用火钳夹,也可以用李培生自制的钓鱼竿去钩、去戳。“而更远的距离,只能放绳。人顺着绳索攀爬到悬崖峭壁之上,然后用手去捡垃圾。”李培生说。
放绳属于高空作业。放绳之前,李培生不仅要将包括安全绳、套扣等在内的所有工具仔细检查一番,而且要填写放绳地点、高度、天气、空气湿度等工作日志。放绳时是两人一组协同作业。一个人在上面负责观察和安全维护,另一个人顺着绳子去捡垃圾。
李培生现在的搭档叫王年丰。在腰系安全绳下去之前,李培生常和他开玩笑:“我的小命就在你手上了。”
山间峭壁坡度不一、环境复杂。如果绳子的支点不好,人就会像钟摆一样摇摇晃晃,无法固定。更严重的是,反复晃动的绳索有可能被尖锐的岩石割破,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多年的实践,李培生早已十分熟练地学会运用双脚与绳索形成三角固定。对于这些技巧,既是搭档也是徒弟的王年丰十分佩服:“这么多年,我从来没看到师傅在放绳细节上有过一次疏忽。”
放绳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尤其是在捡完垃圾从峭壁间往回攀爬的时候,需要用单手的臂力,靠绳索的牵引上升。“每往上攀三五步,人必须稍作停顿。如果节奏把握不好,体力就会耗尽。”李培生说。
之所以两人一组放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可以轮流下去,合力调配体力。1974年出生的李培生今年已年过五旬,他爽朗地告诉记者:“我的体力绝对没问题。”
为了美丽的黄山永远保持清洁
不放绳的时候,李培生常出现在山路间。随身携带的自制钓鱼竿是他的一个工作“利器”。
这根钓鱼竿的前端不是鱼钩,而是两根尖锐的铁丝呈L形相互垂直捆扎在一起。自由伸缩的钓鱼竿可以将四五米之内的垃圾钩住或戳起来。
“在游客众多的黄山做环卫工作,应该比别的地方更多一份小心。”李培生说,山道崎岖不平,游客人来人往,如何既保持景区清洁又不影响游客观景,“这是一门学问”。
在李培生的玉屏环卫所,大家都熟悉一个口诀,叫“人多我捡、人少我扫”。不仅如此,李培生还总结了一个分层次打扫卫生的方法:一粗、二细、三扫、四找。
别人眼里的简单环卫工作,李培生从来不认为这是小事,因为这关乎黄山这一世界级旅游名胜的形象。
黄山景区有个“五大员”,即垃圾清扫员、紧急救援员、对外宣传员、文明引导员、对客服务员。李培生常和同事说,不要认为环卫工只是做环卫清扫工作,而是要“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
李培生说,他自己就是集“五大员”于一身的人。
山上常常发生游客不小心将手机、相机等随身物品掉落山崖的事。每当这时,李培生一定会挺身而出,像放绳捡垃圾一样去帮忙捡物品。
“有的游客会因为手机失而复得,在我面前喜极而泣。”李培生说,看到游客如此高兴的样子,就会特别自豪自己的工作。
用一生守护“大自然的馈赠”
现在的李培生名气渐渐大了,走在山上,常有游客认出他来并主动求合影。李培生从不拒绝,他总是笑呵呵地和他们站在一起。
自1997年来到黄山工作,李培生看到了游客数量的变化,更看到了游客素质的变化。“多年前,一年不到一百万的游客,我每天要放绳七八次。现在有500万的游客,我每天只要放绳三四次。”
身子悬在空中,耳朵听到了一个年轻的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看,那位环卫工叔叔多么辛苦,我们千万不能乱扔垃圾哦。”擦了擦额头的汗,此时的李培生欣慰地笑了。
这几年,李培生爱上了摄影。他不仅拍云海翻腾、松涛日出,还会借放绳的间隙去故意“探望”山崖中的某一棵小松。李培生觉得,所有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值得他用一生去守护。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河口口岸热闹非凡,凭借动车直达口岸的交通优势,河口北站成为外国游客开启中国之旅的热门首站。五一当天,从越南入境河口口岸,乘动车高铁旅游的人数强势突破2200人次,创下了跨境游历史当日最高纪录,让中越跨境旅游的热度再创新高,也为两国交流合作注入新活力。为满足旅客集中出行的需求,中国铁
2025-05-01 17:42:0020多年间,李培生行走于峭壁之上,用浓情守护黄山——【劳动者之歌】“会飞檐走壁的放绳工” 在参加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节目时,李培生现场朗诵了自己写的一封信,对着曾经与自己并肩战斗的“战友”谢天星说“谢谢你”。那一刻,台下掌声响起,谢天星则眼眶湿润、声音哽咽。 谢天星是李培生刚开始在黄山上当放
2025-05-01 10:01:00本报讯 4月30日获悉,为方便游客游览,太山博物馆“五一”假期延长开放时间。 太山博物馆“五一”假期实施提前开馆、延迟闭馆措施,开馆时间为8:00,闭馆时间为18:30,17:30停止检票。游客可网上预约购票,前往植物园南门大停车场往南30米西侧公交接驳点,乘坐公交摆渡车到达太山博物馆售票大厅
2025-05-01 07:11:00△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当地加强警戒。本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随后印度与巴基斯坦均采取强硬措施,引发局势升级。更多详细报道请点击 ➤时刻新闻来源:央视新闻编辑:唐唐
2025-04-30 12:41:00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春末夏初的肥西,正以山水为笺、文化为墨,绘就一幅诗意盎然的文旅画卷。这个“五一”假期,当地推出七大主题旅游线路,从千年古镇到生态林海,从红色记忆到田园牧歌,为游客打造多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 千年水乡焕新韵 非遗雅集亮三河 作为国家5A级景区的三河古镇,五一期间推出
2025-04-30 1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