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支持多子女家庭贷款购房,对生育抚养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上浮30%,即单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65万元,双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家庭为91万元。
为更好地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进一步支持缴存职工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对吉林市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进行优化调整。
一、对以下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调整并于即日起实施
(一)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贷款购房首付款
吉林市缴存职工贷款购买自住住房,可申请一次性提取职工本人及其配偶的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提取金额不能超过实际支付的购房首付款金额。为保证我市住房公积金资金的流动性,当住房公积金个贷率超过85%时,此项政策暂停执行。
(二)优化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
1.取消全款购房提取应在两年内办理的时间限制,职工及其配偶购买自住住房,自具备提取条件后,可申请一次性提取住房公积金。
2.取消提前偿还购房贷款本息提取应在一年内办理的时间限制,职工及其配偶提前部分或全部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自还款之日起,可申请一次性提取住房公积金。
3.职工自有住房,因提取时间限制或户籍(地域)限制未能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在本通知施行后,符合提取条件的职工及其配偶可就此房申请一次性提取住房公积金。
(三)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
职工在我市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新建自住住房(商品房)的,首付款比例由不低于购房款的30%降至20%。
(四)现役、退役军人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
1.在我市购买自住住房的现役军人,可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与我市职工享受同等贷款政策。
2.未与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退役军人(含家属),可以在吉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设立公积金专户,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享受灵活就业人员同等待遇。
二、以下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转为常态化政策
(一)支持多子女家庭贷款购房
对生育抚养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上浮30%,即单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65万元,双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家庭为91万元。
(二)优化人才贷款政策
对符合吉林省人才分类定级标准或来(留)吉创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在吉林市购买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受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倍数限制,可贷至最高贷款额度。
(三)放宽再交易自住住房(二手房)贷款房龄要求
职工购买再交易自住住房(二手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取消30年的房龄限制,只保留贷款年限与房龄之和不超过40年的要求。
(四)优化公积金贷款首套、二套住房利率执行标准
职工及其配偶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在我市(含外县市)没有住房的,执行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核定住房公积金贷款次数以全国范围内住房公积金贷款记录为准;核定是否有住房以我市不动产和住建部门的住房登记记录为准。
吉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
2025年4月18日
二季度被视为影响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窗口期。近期,随着各省份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各地纷纷抢抓关键期,部署下一阶段重点经济工作。其中,大力提振消费需求、稳住外贸基本盘以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成为关键词。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今年经济一季度“成绩单”。从经济增速看,西藏、湖北、甘肃
2025-04-30 10:54:00智能驾驶产业发展,主要从车企、行业政策、商业模式,三个维度来分析:1、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产业发展阶段:在2025-2027年期间,L3智能驾驶技术可能将帮助车企提升销量,2025年可能是L3市场渗透率拐点(虽然不见得完全是车企销量增速拐点或者说是付费拐点),预计25-27年是L3渗透率相对提高较快
2025-04-29 17:53:00【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自4月1日起,在全部地级市组织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依托全国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工伤职工持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直接结算
2025-04-29 17:48:00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青岛农商银行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答卷。4月25日,青岛农商银行2024年年报正式披露。年报显示,该行2024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的双增,资产质量在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优化,市场价值持续获得多维认可。这背后是青岛农商银行对以“支农支小”为主的市场定位和
2025-04-29 17:00:00近日,叶县税务局举办“合规经营诚信纳税 法治公平共赢未来”税企面对面座谈会,邀请辖区内20余家企业代表和涉税服务机构代表共聚一堂,面对面讲政策、解难题、听心声。座谈会上,业务骨干紧扣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的税费业务问题,结合以往纳税人咨询较多、较为关注的政策要点,围绕简化办税流程、纳税信用等级、高新技术
2025-04-29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