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有着壮、汉、瑶、苗、侗等多个世居民族。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热闹的歌圩、空中飞舞的绣球,将八桂大地勾勒成一幅绚丽的民俗画卷。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载着深厚的民俗底蕴。抛绣球是“三月三”节庆活动常见项目,也是广西人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
“抛绣球看起来简单,其实有很多技巧,”广西河池学院体育老师文展说,“抛接过程中的力度、角度、旋转控制都需要精准把握。” 如今,抛绣球已被广西多地列入中考项目。
位于广西西南部的靖西市,有着制作绣球的悠久历史,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新靖镇旧州村的绣球制作最具代表性,全村5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
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昌磊介绍说:“我们坚守传统绣球制作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绣球的款式和花样。目前,我们靖西绣球发展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如今,绣球作为靖西特色旅游纪念品,已销往世界各地,成为广西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满载文化与情谊的广西绣球,从八桂大地“飞”向了全世界。
3月3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现场,两名小学生在展示绣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3月3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现场,一名小女孩在挑选绣球商品。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这是河池学院“三月三”活动现场悬挂的绣球(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024年10月17日,在广西靖西市的一家绣球生产企业,工人在制作绣球产品。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2024年10月17日,在广西靖西市的一家绣球生产企业,工人在制作绣球产品。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2024年10月17日,在广西靖西市第三小学,学生体验绣球制作。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2024年10月17日,在广西靖西市一家绣球生产企业,刘昌磊在设计绣球产品。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2月19日,在广西玉林市民族中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体验背篓绣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024年11月1日,在广西南宁市第三十八中学,体育老师杨国惠(右一)在讲解高杆绣球的动作技巧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024年4月2日,在广西靖西市,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肖琴在家中制作绣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024年4月2日,在广西靖西市,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肖琴在家中制作绣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024年4月2日,在广西靖西市,当地群众在家中制作绣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8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介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六周年建设成果。记者从会上获悉,六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企业超12万家,是设立前的32倍;税收年均增长29.5%;工业产值年均增长
2025-08-30 13:08:00要闻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 表彰奖励名单公布8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公布了在2022—2023年度无偿献血工作中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无偿献血促进奖”“无
2025-08-26 06:32:00来源:新华社张秀卿佩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留影(8月21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许雪毅 摄胸前佩戴着刚刚获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96岁的张秀卿哼唱起《台湾少年团团歌》:“台湾是我们的家乡,那儿有人五百万不自由;台湾是我们的家乡,那儿有花千万朵不芬芳……”老人
2025-08-24 09:34:00当日,2025年成都世运会速度轮滑女子场地赛(200米追逐)颁奖仪式举行。8月14日,冠军萨尔瓦多选手诺切斯·加利亚多(中)、亚军法国选手布吕内(左)、季军比利时选手瓦努特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8月14日,季军比利时选手瓦努特在颁奖仪式后展示奖牌。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8月14日,
2025-08-14 22:02:00覃周:三入火海勇救一家三口!人物简介覃周,1993年1月出生,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岭坪村村民,现为广西索菲投资有限公司职工。他不顾个人安危,三入火海救出三人。见义勇为事迹2021年7月3日下午5时许,G78高速河池市宜州区洛东大桥附近发生惨烈车祸。一辆家用轿车失控撞上护栏后翻滚至排水沟,车辆严重变
2025-07-28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