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有着壮、汉、瑶、苗、侗等多个世居民族。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热闹的歌圩、空中飞舞的绣球,将八桂大地勾勒成一幅绚丽的民俗画卷。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载着深厚的民俗底蕴。抛绣球是“三月三”节庆活动常见项目,也是广西人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
“抛绣球看起来简单,其实有很多技巧,”广西河池学院体育老师文展说,“抛接过程中的力度、角度、旋转控制都需要精准把握。” 如今,抛绣球已被广西多地列入中考项目。
位于广西西南部的靖西市,有着制作绣球的悠久历史,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新靖镇旧州村的绣球制作最具代表性,全村5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
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昌磊介绍说:“我们坚守传统绣球制作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绣球的款式和花样。目前,我们靖西绣球发展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如今,绣球作为靖西特色旅游纪念品,已销往世界各地,成为广西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满载文化与情谊的广西绣球,从八桂大地“飞”向了全世界。
3月3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现场,两名小学生在展示绣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3月3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现场,一名小女孩在挑选绣球商品。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这是河池学院“三月三”活动现场悬挂的绣球(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024年10月17日,在广西靖西市的一家绣球生产企业,工人在制作绣球产品。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2024年10月17日,在广西靖西市的一家绣球生产企业,工人在制作绣球产品。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2024年10月17日,在广西靖西市第三小学,学生体验绣球制作。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2024年10月17日,在广西靖西市一家绣球生产企业,刘昌磊在设计绣球产品。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2月19日,在广西玉林市民族中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体验背篓绣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024年11月1日,在广西南宁市第三十八中学,体育老师杨国惠(右一)在讲解高杆绣球的动作技巧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024年4月2日,在广西靖西市,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肖琴在家中制作绣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024年4月2日,在广西靖西市,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肖琴在家中制作绣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024年4月2日,在广西靖西市,当地群众在家中制作绣球。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中央气象台7月21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7月21日08时至22日08时,广东中东部和西南部、香港、澳门、海南岛、广西南部和西部、福建中东部、浙江东南部、江西西部、湖南西部和南部、湖北西部、台湾岛东部以及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和南部、山东中北部、河南北部、四川盆地南部、重庆南部、贵州北部和
2025-07-22 14:32:00炎炎夏日,市民解先生点开手机上的“广西驾培”小程序,轻触屏幕,完成驾校选择、电子签约、学费缴纳,全程不到十分钟。“以前朋友学车总担心遇到乱收费或退费难的问题,现在学费直接打进银行监管账户,练多少付多少,心里踏实多了。”解先生感慨道。解先生的安心,源于桂林驾培服务的一场深刻变革。今年6月16日,桂林全
2025-06-30 11:50:00今明天(6月27日至28日),我国仍有大范围降雨,呈现面弱点强的特点,黄淮等局地将现暴雨,且降雨的同时还可能伴有强对流天气,公众需关注预警预报,如遇雷暴大风或冰雹及时进建筑物内躲避。同时,江南多地将上演高温持久战,杭州等地高温日数或达7天,需持续做好防暑措施。江汉黄淮等地仍有大范围降雨 多地伴有强对
2025-06-27 10:54:00近日,南明区永乐乡的萌遇桃花岛农场园内的绣球花正值盛花期,为夏日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萌遇桃花岛农场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距离市区自驾二十几分钟便能抵达,交通十分便利。踏入农场,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和满眼的绿意让人瞬间放松下来,田园风光如诗如画。六月的农场,最引人注目的
2025-06-21 17:26:00小朋友近距离了解多彩民族文化。记者宋延康摄广西与贵州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各民族文化互嵌交融,共同织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6月14日,2025年“民族团结·桂黔多彩民族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在南宁市图书馆正式启动,活动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通过多元形式展现桂黔两地绚丽的民族文化,推动两
2025-06-15 1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