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7月2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同法)情侣开通微信“亲属卡”,分手后账该怎么算?近日,同安法院发布这样一起案件。
小刘与阿玉(均为化名)一见钟情,陷入热恋。热恋期间,在小刘的要求下,阿玉为小刘开通了微信亲属卡,小刘承诺“用多少还多少”。开通之后的3个月时间里,小刘使用阿玉开通的亲属卡消费了54笔合计20405元。
然而,几个月后,小刘和阿玉分手了。分手后,阿玉向小刘讨要亲属卡支出的20405元,但小刘一再拖延。
为此,阿玉将对方告上法庭,向同安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小刘偿还借款20405元。
面对起诉,被告小刘说:“虽然一开始有说用多少还多少,刚开始用的钱也有还给阿玉,但是亲属卡消费的20405元是情侣之间的赠与,不是借款。”
对此,阿玉却说:“我从来都没有说亲属卡的钱要赠与小刘!我是借给小刘使用的,小刘也说会还。现在他却言而无信。”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亲属卡消费的性质认定,即能否认定双方成立借贷关系。微信亲属卡在开通时,由微信使用者本人在“选择赠予对象”中选择父母或子女或其他亲人,微信使用界面提醒“请赠予亲人,切勿给陌生人赠送亲属卡”。
本案中,根据阿玉提交的微信聊天记录,涉亲属卡是在小刘表示“用多少钱我再转给你”“微信亲属卡给我用,我会还给你”的情况下,阿玉按照小刘的要求开通的。庭审中,小刘亦表示,亲属卡刚开始用的钱他有还给阿玉。对于阿玉的催讨,小刘从未对亲属卡消费部分属借款提出异议,并多次表示会还款,阿玉亦从未表明亲属卡消费部分的款项不需要小刘偿还。
小刘在庭审中抗辩亲属卡消费款项为赠与,但并未提交证据证明,法院不予采纳。
综上,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双方关于亲属卡消费部分的款项达成了借贷合意,案涉亲属卡消费款项均为借款,判令小刘偿还阿玉借款20405元。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目前该案已生效。
法官说法
正确理解亲属卡的性质
法官提醒,微信亲属卡在开通过程中均会有“赠予”“赠送”的提示,从本质上来看,微信亲属卡具有赠与性质。情侣之间开通微信亲属卡,开通一方若无充足证据证明款项非赠与,起诉要求对方还款则可能败诉。因此切勿心怀侥幸,误以为这些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要回。
法官建议,谨慎开通微信亲属卡。尽管在开通相关业务时,系统会让开通人于父母、子女等亲属中“选择赠予对象”,但实际上系统并不会对其真实身份进行审核,当事人可以选择任何人进行赠与,这也增加了金融风险。
此外,还要警惕亲密关系的转账风险。情侣之间在开通亲属卡业务或者相互转账时,最好将款项性质及用途标注清楚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支出明细等,以便日后产生争议时有据可循。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7月2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同法)情侣开通微信“亲属卡”,分手后账该怎么算?近日,同安法院发布这样一起案件。小刘与阿玉(均为化名)一见钟情,陷入热恋。热恋期间,在小刘的要求下,阿玉为小刘开通了微信亲属卡,小刘承诺“用多少还多少”。开通之后的3个月时间里,小刘
2025-07-25 08:54:00近5年审理百余件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其中快递员、外卖骑手纠纷占比达60%,网络主播案件占比超20%……7月8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近五年通州法院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五起典型案例,积极推动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和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带货主播要求确认劳动关系 获法院
2025-07-08 15:29:00承建方与建房主互相起诉2011年,紫阳县蒿坪镇的张某与李某签订《建修房屋合同》,约定张某承包李某的房屋修建。张某称工程款共计107000元,李某只支付了50000元,还剩57000元未支付。房屋修建完后,李某十多年未在家,剩余工程款也一直未支付。为了讨回工程款,张某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支付剩余工
2025-06-16 12:51:00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近两年来受多方因素影响,全球的无偿献血出现下降的趋势,去年我国无偿献血量亦同比下降。12日,国家卫健委就无偿献血及血费减免等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回应新京报,对于非急诊患者同等医疗状况下,优先保障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的用血。此外,到2025年年底前,全国所有
2025-06-12 21:38:00“太好了,钱终于到账了。”近日,监利某制衣企业门前洋溢着久违的笑声。在监利市人民法院与监利市劳动监察部门的联合监督下,80余名工人被拖欠数月的血汗钱全部全额发放到位。5月6日,多名工人来到监利法院,向执行员诉说着自己的困境。这起涉薪执行案件中,监利某制衣企业因租赁纠纷需支付25万余元租金,但执行中发
2025-06-10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