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3月31日电 (记者孙翼飞)日前,天津市东丽区举行“以推动产业升级支撑东丽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公布该区2024年全年以及2025年前两个月的经济工作成绩单。
发布会现场。东丽区委宣传部供图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增加值占比3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达60%,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6.5%。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增加值占比提高8.8个百分点。
项目支撑不断增强。谋划实施重大项目213个,完成投资207.3亿元、增长8.5%。全区共19个项目获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资金支持,新增投资79亿元。玉湖冷链项目投资近50亿元,建成后营业额超300亿元。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航空航天产业链产值增长21.1%,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0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家。引进华依汽车北方测试中心、首航科技等链上主体,中汽零部件检测全国总部投入运营。
创新动能不断集聚。天开东丽园7月5日获市政府批复纳入“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发展布局,11月1日开园运营。园区主导产业为低空经济和商业航空航天,新引入东腾科技、云际航电等科技型企业103家。高水平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引进联合创新实验机构14家。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落地建设,设立医工海河创业投资基金,导入优质企业50家。
今年以来,东丽区继续锚定经济大区建设目标,深入实施产业升级专项行动,抢抓政策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培育新动能、更新旧动能。1-2月,东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6倍,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22%,交通运输业营收增长6.7%,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优,实现良好开局。
同时,东丽区委常委、副区长张磊介绍,下一步,东丽将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观在大处”,增强全局观念。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机遇,联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深化创新协同、产业协作、服务协助,对接争取中国资环集团等央企在东丽区设立新业务板块,全年疏解北京项目投资额超100亿元。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谋划超长期国债等政策资金项目,以项目带投资、以投资促转型。高标准编制“十五五”规划,前瞻谋划重大项目、改革举措、重点任务,为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打牢基础,支撑未来5年的发展。
二是坚持“谋在深处”,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产业投资,集中精力招引当期支撑力强、未来成长性好的标志性项目,着力提升城市投资密度、创新浓度和产业厚度。擦亮天开东丽园品牌,做强航空航天研发产业化基地,新引入科技企业150家以上,在低空经济方面谋求更大突破。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用足用好“两重”“两新”等中央政策,加快华明高新区基础设施提升、务本河泵站扩建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服务承载能力。稳定房地产投资,加强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保障,加快完善基础配套和服务设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三是坚持“抓在要处”,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天钢等企业推进设备更新,分类分级推动实施技改项目60个,更新设备1000台套以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建设,深化与清华天津装备院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撮合对接活动不少于50场。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产业发展路径,为制造、金融、城市治理等千行百业加力赋能。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提速玉湖冷链项目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四是坚持“虑在细处”,强化服务保障。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抓手,建立“项目长制”“企业服务专班制”,深化“丽企办”特色服务,落地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持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持续优化服务保障,加大商贸消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提升。
二季度被视为影响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窗口期。近期,随着各省份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各地纷纷抢抓关键期,部署下一阶段重点经济工作。其中,大力提振消费需求、稳住外贸基本盘以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成为关键词。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今年经济一季度“成绩单”。从经济增速看,西藏、湖北、甘肃
2025-04-30 10:54:00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进入尾声,全市场分红情况逐渐明晰。综合前期各季度分红情况,A股公司2024年财年的分红规模突破2.3万亿元。以现金分红为切入点,A股上市公司正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增强股东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截至4月29日18时,A股公司已有3550家上
2025-04-30 06:12:00智能驾驶产业发展,主要从车企、行业政策、商业模式,三个维度来分析:1、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产业发展阶段:在2025-2027年期间,L3智能驾驶技术可能将帮助车企提升销量,2025年可能是L3市场渗透率拐点(虽然不见得完全是车企销量增速拐点或者说是付费拐点),预计25-27年是L3渗透率相对提高较快
2025-04-29 17:53:00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青岛农商银行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答卷。4月25日,青岛农商银行2024年年报正式披露。年报显示,该行2024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的双增,资产质量在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优化,市场价值持续获得多维认可。这背后是青岛农商银行对以“支农支小”为主的市场定位和
2025-04-29 17:00:00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4月29日,TCL科技披露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归母净利润15.6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295亿元,同比增长16.6%。同时,得益于显示业务持续突破、光伏业务环比改善,TCL科技同步交上颇为亮眼的2025年一季报。今年一季度
2025-04-29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