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最近,重庆洪崖洞景区附近因揽客拍照引发纠纷备受关注。游客朱先生在社交平台发视频反映,其侄女在重庆洪崖洞遭一红衣女子拉拽拍照,侄女明确拒绝后遭对方恶语相向。朱先生用手机记录现场情况时,遭该女子强行拍打手机并要求删视频。事后,巡逻民警赶往处置并将双方带至派出所调解,到派出所后该女子仍不依不饶。
对上述事件,13日重庆渝中区文旅委致歉,相关部门已通过调取查看现场监控视频、执法记录仪,询问当事人等进一步全面调查核实情况,后续将依法依规、公平公正予以严肃处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纷纷在评论区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经历:“平均走3步就有人过来问你拍不拍照”“一堆人举着平板追着你喊拍照,都不敢跟他们对视,旅游的好心情全给搅黄了。”还有的摄影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艺术效果”,怂恿游客在没有保护、较为危险的地方拍照。
类似旅拍乱象并不止在洪崖洞,在山东威海火炬八街、辽宁大连星海湾大桥等其他“网红打卡点”,“牛皮癣”一样的“狗皮膏药”式旅拍揽客已成旅游业顽疾。
此类“商拍”粗放经营,摄影师资质存疑,缺乏行业管理,且费用纠纷、隐私泄露等问题时有发生。在个别景区,职业拍照人员数量甚至超过游客,长期霸占最佳拍照机位,游客很难获取理想拍摄角度,公共空间一步步沦为商业拍摄的“垄断区”。凡此种种,无序竞争、骚扰式营销、水平参差不齐的非规范化旅拍服务,让游客陷入“拍照如闯关”的窘境,直接破坏了游客体验,让旅游的核心价值——自由与愉悦荡然无存。
虽然相关部门表示将采取措施严肃处理,但不可忽视的是,对此类行为的监管存在监管与执行难点。比如,旅拍从业者流动性强,且拍照人是否属于“商拍”难以界定,整治行动难以持续,执法缺乏依据;强买强卖、言语冲突等纠纷违法成本低,游客维权困难,成本较高……
如何引导旅拍这一新兴消费业态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为文旅产业锦上添花?
近年来,旅拍正在成为很多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专家分析,借助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不断扩大影响力,旅拍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局限于拍照,还形成了化妆、修图、服饰定制、首饰制作等产业链,甚至带动非遗、民族服饰相关产业兴起。
像湖北恩施女儿城,到该地拍摄民族写真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必选项。2024年,女儿城旅游综合收入达4.2亿元,其中旅拍产值1.12亿元。当地成立恩施女儿城华硒商会旅拍行业分会,吸纳几十家旅拍商家入会,并制定统一行规,对服务标准、价格体系进行细分,清理市场乱象。
浙江杭州西溪湿地景区针对商业拍摄,设置了免费商业拍摄区域和收费商业拍摄区域,进入相应区域商拍需提前预约,收费区域需要在拍摄当天付款后,凭有效证件换取商业拍摄许可证。
可见,已经有不少地区就规范旅拍做出了具体实践可供参考。
管理商业旅拍,虽然存在难点,但面对乱象,从行业到管理部门,都需主动作为才有破局的可能。对旅拍摄影师备案管理,要求持证上岗、明码标价,对强拉客、辱骂游客者纳入信用黑名单,禁入景区;制定行业规范,为商拍划定安全红线,并规划专属区域和时段,实施分流;建立便捷的投诉维权渠道,保证消费者权益……只有规范引导,才能让旅拍这一新兴业态摆脱“野蛮生长”的困局,持续释放活力。
旅拍是文旅消费升级的产物,留住人心才能留住消费。旅拍不该是游客与商家的零和博弈,快门定格的应该是欢笑而非冲突。(完)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1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实习生 沈峻如 通讯员 王柯然 摄影报道)烟台公交文旅新专线——“果冻海”专线(烟台大学至养马岛)日前正式开通。乘坐全景观光巴士,可在讲解员的随车讲解中,惬意地畅游烟台最热门的滨海景点。记者实地体验发现,“果冻海”专线不仅解决了游客前往养马岛交
2025-07-14 11:54:00第1眼TV-华龙网讯(曹妤)近日,记者从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获悉,今年上半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完成的货物运输量达15.46万标箱,货值283.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22%,实现了货量与货值的双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在重庆的运输组织主要依靠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和跨境公路班车三种方式,上半年
2025-07-14 11:44:00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最近,重庆洪崖洞景区附近因揽客拍照引发纠纷备受关注。游客朱先生在社交平台发视频反映,其侄女在重庆洪崖洞遭一红衣女子拉拽拍照,侄女明确拒绝后遭对方恶语相向。朱先生用手机记录现场情况时,遭该女子强行拍打手机并要求删视频。事后,巡逻民警赶往处置并将双方带至派出所调解,到派出所后该女子
2025-07-14 06:51:00青岛新闻网7月13日讯(记者 任俊峰)山海为幕,星光作伴。7月12日,首届山海间电音啤酒节在山海间不夜城主题街区正式开幕。此次活动结合国潮文化、啤酒元素与青岛本地特色,以国潮为魂、啤酒为媒、山海为景,融合青岛海洋文化、非遗民俗、特色美食与现代科技艺术,旨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区域文旅影响力,为城市
2025-07-13 13:35:00据路透社7月11日报道,美国《政治报》援引内部记录和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国政府效率部至少有8名核心成员在过去6个月中离职。一名白宫高级官员则试图淡化这一报道,称在这个成本削减机构工作的高级人员只是按固定期限聘用。该机构之前由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领导。报道称,除了8名高级官员,至少还有7名政府效率部工程
2025-07-12 1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