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春吗?
这不是春
这是年轮循环的波纹
这是大地睡醒的动人
这是农人扶犁的闹钟
这是墨客提笔的灵动”
还记得
前不久在网上大火的
“沂蒙二姐”吗?
她是来自山东临沂市
蒙阴县坦埠镇水明崖村的
田间诗人吕玉霞
她在生活中用锄头耕耘土地
在社交平台上用诗句记录生活
无数网友被她的才华
和对生活的热爱打动
4月15日
“沂蒙二姐”拾起文学梦想
受邀来到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开启了一场难忘的
“一日大学追梦行”
在山大博物馆
感受“土地的力量”
“考古能发掘古人们的智慧
如果我能报考山大的话
可能会选择历史或考古专业”
吕玉霞笑着说
而在以考古学系的
文物标本室为基础的
山东大学博物馆
吕玉霞终于有了机会
穿梭于文物与藏品之间
领悟农耕文明下“土地的力量”
斑驳的陶器、泛黄的古籍
就像她写在田埂上的诗句
皆由先人的汗水和智慧凝结而成
同样的土地
同样的期待
在时空深处共振
今天的她
带着这片土地新的故事
走进山东大学
在山大课堂
感受“文字的力量”
吕玉霞觉得
人生唯一的遗憾
就是没有好好读书
虽然没有获得足够的教育
她却有着通透的人生态度
足以写下富有灵性的诗句
也让她在万物复苏的时节
将梦想种进山大的讲堂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作品精读》课上
文学院赵鑫老师念的诗句
仿佛是吕玉霞生活的写照:
田野上麦浪阵阵翻滚
工厂里热烘烘的织布机轰隆隆响着
闲暇时在本子上记录内心想法
......
课后
吕玉霞对赵鑫老师表达感谢
原来书本上看到的知识
与大学课堂上所讲到的
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短短两小时的课堂
却像是走过了词人的一生
临行前
学生送给二姐一本
叶嘉莹的《古诗词课》
时代和年龄的鸿沟
也能在诗词的美好里相融
“诗不仅在韵律里
它也在咱农民的锄头尖上
在麦苗拔节的声响里”
当生于土地的吕玉霞
与学术的深厚底蕴相遇
课堂上的诗意终会
被播撒进松软的春泥里
在山大食堂
感受“山大的味道”
在吕玉霞看来
农人最可贵的精神是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她扎根土地
深谙耕作之艰
是蒙阴县的“种桃达人”
更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
从2023年4月开始
吕玉霞以直播带货的形式售卖果蔬
3年时间共卖出5万单货
成为村镇上的“王牌销售”
吕玉霞不光卖自家农作物
也免费帮助村民们一起售卖
她想把家乡的特产带向远方
与更多人分享这片土地的馈赠
走进山大齐园餐厅
每一粒米
都是农人从春种到秋收的盼头
蒸腾的饭香里
朴实的乡音与青春的谈笑声交织
吕玉霞真诚地对学生们说:
“你们现在是花一样的年纪
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读书!”
她也盼望山大青年
多去乡村走走
为承载着希望的田野
注入青春的力量
在山大校园
感受“春天的色彩”
漫步校园
一草一木、暖阳微风
在吕玉霞眼中都具有别样的美
她感慨:
“在大学校园里真好
校园很大,氛围很静谧很舒服
同学们也能自由地
在操场、体育馆运动休息
学校里也都是才子、才女!”
从闻一多雕像走到“冯陆”雕像
吕玉霞聆听前人的故事
也分享自己的创作初心
谈及是否从小就想当诗人作家
吕玉霞回答道:
“小时候想
但又不敢想”
吕玉霞觉得
自己没读过很多书
现在写作
也只是想自己把内容分享出来
她希望
网友刷到自己的文字时
或许会觉得幸福、放松
回顾“一日大学追梦行”
吕玉霞说
“这次山大之行弥补了我最大的遗憾
真的非常想再回到学校学习
这里最吸引我的是书香气
仿佛我也成了同学们的一员
下次要是你们来蒙阴,桃子管饱!”
网友们也纷纷
为吕玉霞的追梦之行点赞
来携麦浪千顷,去载满袖书声
在吕玉霞的脚下
田野和大学的距离不再遥远
蒙阴桃园与山大校园
交换了一个春日
共同哺育一位诗人
其间不经意落下的草籽
终将绽放成漫山遍野的诗行
近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山西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计划按照规划先行、严守红线、全域整治、产业导入、资金统筹、共同参与、综合效益的原则,从2025年至2029年5年时间,按需有序开展一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全省和美乡村建设。整治将在保持空间布
2025-08-12 08:46:00随着毕业生租房季到来,“串串房”再次引发公众关注。“串串房”是指将老旧房屋用廉价材料简单装修后,再以高价出租的房屋。这类房屋普遍存在装修周期短、材料质量差、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等问题,危害租客健康。“串串房”频现,关键原因在于这是“低风险、高回报”的生意。根据相关报道,50平方米的“串串房”装修成本仅
2025-08-11 07:09:00人生的终点和趣味,不是在山水踏尽时欣赏到的风景,而是在心灵放下包袱的那一刻,收获到的大自在。 这几个小故事,说尽了世间的道理。 01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云游,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把吃饭用的钵盂打碎了。 小和尚伤心不已,没想到老和尚连看都没看一眼,只顾走自己的路。 小和尚不解地追上去问:“师傅,我们的钵盂
2025-08-08 07:04:00近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中泰执法司法合作,“百名红通人员”周静华从泰国被引渡回中国。这是开展“天网行动”以来第63名归案的“百名红通人员”。周静华,女,1969年9月出生,“百名红通人员”第26号,原中国云铜(泰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涉嫌贪污犯罪,外逃后
2025-07-24 18:08:00【编者按】6月23日,《粮满仓·好丰光》大型融媒报道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立足全国视野,聚焦山东特色,从“米袋子”“菜篮子”“鱼篓子”“智慧种”“新农人”等角度入手,全面展现山东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亮点和成绩,为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活动
2025-07-22 0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