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老6”(玩阴险手段的人)“报一丝”(不好意思)“尊嘟假嘟”(真的假的)……近年来,从家庭到课堂,从交流到写作,网络黑话烂梗在青少年群体迅速传播、泛滥,引发社会焦虑。
语言失了分寸,好比脱缰的野马。“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等生造的网络新词,冲击着成语、歇后语等传统语言形式;“神马”“童鞋”等谐音梗、同音梗,多是错字、别字;“绿茶”“恐龙”等词汇用来形容人类品行或颜值,有时带有贬义和攻击。
当“失范”的语言遇到成长中的孩子,“失控”得更厉害了:
词汇乱用,表达贫瘠。有的孩子说得出“绝绝子”,却背不出“落霞与孤鹜齐飞”;能熟练用烂梗造句,却对经典文学一无所知。
思维简化,逻辑混乱。网络黑话不少以简化、模糊、短平快的刺激为特征,何尝不是“意义通货膨胀”?当孩子习惯了同质化、碎片化的表达,不仅“词穷”“失语”,也丧失了用概念和逻辑进行深层思考的能力。
引发冲突,加重隔阂。一些网络黑话烂梗带有攻击性,孩子在使用时往往伴随着挑衅的肢体动作,与他人矛盾摩擦不断。一边是孩子在“YYDS”(永远的神)中狂欢,另一边家长却陷入“语言巴别塔”,代际沟通渠道被堵塞。
割裂文化,侵蚀道德。当“克己复礼”恶搞为“氪金改命”、“靖康之耻”被戏称为“大送快递”,传统记忆篡改成娱乐符号,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性,撕裂了文化认同,也带歪了青少年的价值观。
说到底,网络黑话烂梗是语言的退化,而非创新;是思考的弱化,而非提升;是经典的颠覆,而非传承;是价值的扭曲,而非校正。
有人说,语言有自己的新陈代谢,流行一段时间,腻了,也就无人问津了。但从目前看,虽有各方呼吁抵制,网络黑话烂梗仍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拦路虎”。
从看不懂的“火星文”到不得体的网络黑话烂梗,为什么孩子不“好好说话”?
语言背后,是社会心理。
所谓黑话,就是不希望外人听得懂。当你问孩子,“你个老6”是什么意思时,会不会被嘲笑“这都不知道”?通过网络黑话的加密,孩子筛选出同类,建立群体归属感,并认为这是“新潮”“时髦”的体现。
烂梗多带有戏谑和宣泄,一些孩子借此突破限制、表达情绪或输出意见。比如,用“xswl”(笑死我了)掩饰尴尬,用“我真的会谢”展现脆弱。
网络黑话烂梗的传播也与互联网生态息息相关。
一打开短视频、电子游戏,“家人们谁懂啊”这样的同质化表达随处可见。在反复的视觉、听觉冲击下,缺乏辨别力的孩子很容易跟风模仿。而平台为了吸引流量、迎合受众,把烂点当看点,不断制造新梗,语言表达日趋庸俗,孩子难以置身事外。
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站平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从源头上做好管理。网络平台也应担起责任,改进算法推荐机制,加强主播培训,守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为净化互联网语言环境出力。
从甲骨文到白话文,语言始终在动态演变。让孩子“好好说话”的关键,不仅仅在于修筑堤坝,阻挡网络黑话烂梗的洪流,也需要成人作出示范,帮助孩子找回语言审美与自我表达的意义。通过教育宣传,引导孩子区分创造性表达与低俗烂梗,用正确的方式抒发价值诉求;通过文化浸润,让孩子愿意深度阅读和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成长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
当然,抵制网络黑话烂梗,不是拒绝新的网络用语,也不是过分追求一致性、时刻强调所谓的意义,而是在娱乐与严肃之间拉好文明的缰绳,让青少年在有趣、轻松的网络语言环境中,依然保有对文化的敬畏、对文字的尊重,依然能随时走出虚拟空间,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丰富自我表达。
语言是思考的外显结果,多一分则噪、少一分则寂,精准合适、方能共鸣。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好好说话”,感受文字世界的意蕴万千、美妙绝伦,亦在语言流动中找寻人类永恒的情感和智慧。
来源:安徽时评
“你个老6”(玩阴险手段的人)“报一丝”(不好意思)“尊嘟假嘟”(真的假的)……近年来,从家庭到课堂,从交流到写作,网络黑话烂梗在青少年群体迅速传播、泛滥,引发社会焦虑。语言失了分寸,好比脱缰的野马。“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等生造的网络新词,冲击着成语、歇后语等传统语言形式;“神马”“童鞋”等谐音梗
2025-05-06 13:55:00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黄萍 庄楷淇立夏,是夏季的开端,万物繁茂,生机盎然。《黄帝内经》有云:“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肾。”夏季阳气升发,心气旺盛,重在“养心”。而养心其实并不复杂,从日常的饮食和作息入手,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拱墅区天水武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主治中医师
2025-05-05 07:02:00【来源:营口发布】“‘老董的秘方’来啦!这道题咱们换个思路……”在盖州市九寨学校的课堂上,物理教师董瑞霞的声音充满活力。这位扎根农村教育一线30年,刚刚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乡村教师,用知识与爱,为无数孩子照亮了成长之路。4月29日,距离中考仅剩53天,董瑞霞正耐心地为学生讲解物理试卷。她独创
2025-05-03 09:08:00纵览客户端讯(记者 任凯)4月29日,2024“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结果揭晓,河北新闻网有3件作品入选优秀作品名单。其中,《告别“劣质霸总”,微短剧才有“春天”》《“人民摄影师”胡海龙走红网络,贵在用心用情》2件作品入选文字类优秀作品,《帮助烈士回家,我们一直在行动》入选视频类优秀作品。此外,河北
2025-04-30 11:21:004月28日,福建龙岩,网曝龙地华庭小区两个小女孩在电梯内被一戴面具的女孩阻止关电梯门并多次恐吓。视频显示,两个小女孩在电梯内,按好楼层后,一戴着面具的女孩出现,多次阻止关门并突然恐吓,两个小女孩被吓哭。网友纷纷表示太恶劣了。4月29日,龙地华庭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在积极寻找戴面具女孩,也调取了监控,目
2025-04-29 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