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具有较强毒性。那么铅中毒会有哪些危害?症状表现是什么?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铅中毒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儿童铅中毒可能表现为孩子反应迟钝、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家长忽视。随着铅在体内积累,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掉发、贫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智力损伤。
“家长不能等到孩子出现症状才采取行动。建议三岁以下的儿童每年进行一次血铅检测。”朱毅补充道,如果怀疑孩子有铅暴露的风险,应立即进行检测。
在日常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铅污染,铅可通过粉尘、蒸气经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人体。
朱毅介绍,造成铅中毒主要有几大来源:
1.饮食摄入
铅进入儿童体内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口腔摄入,也就是消化道。虽然食品添加剂中蓄意添加铅的情况较少,但铅污染可能来源于添加剂原料本身的污染、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以及包装材料中的重金属迁移。
饮用水中的铅污染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老旧的自来水管道和含铅水龙头,可能导致水中铅含量超标。
此外,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也可能导致铅的摄入,如在地上捡东西吃、吃水果前不洗手、啃咬被污染的玩具,尤其是毛绒玩具。这些行为容易将附着在物品表面的铅尘带入口中。
2.环境
除经口摄入,呼吸道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家庭环境中存在多种潜在的铅污染源,例如老旧的地板胶、墙布、油漆,以及含铅的陶瓷餐具、焊锡炊具等。一些塑料制品和玩具中为了增强柔韧性,也可能添加了含铅的增塑剂。孩子使用后,会通过吞咽进入消化道。此外,含铅化妆品、含铅颜料涂层的玩具、废旧电池等也可能释放铅。
这几招让孩子远离“铅伤害”
1.讲卫生,谨防“铅从口入”
保持个人卫生:孩子从户外回到家中,要及时洗手、洗脸,预防铅从口、鼻进入体内。洗手时要用流动的水仔细搓洗,最好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指甲缝一定不留死角;洗脸时要重点清洁口鼻周围区域,避免铅尘通过口鼻吸入或误食。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不要让孩子边翻书边进食,不要吮吸手指,不要啃玩具等物品。
2.慎重选择玩具、文具、生活用品
选择安全的产品:选购儿童餐具、玩具、文具等物品时,应避免购买彩色图案和伪劣产品。
避免接触化妆品、染发剂:眼影、眉笔、眉粉、腮红这些颜色鲜艳的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着铅类重金属,家长应避免让孩子接触化妆品、染发剂等,防止“误伤”。
3.避免接触“高危因素”
远离污染环境:遛娃时,避免到加油站附近、车流量多的马路边、工厂附近散步和玩耍,也要避免吸入二手烟。
注意家庭装修材料的选择:家庭装修时应选择环保、无污染的材料,避免使用含铅的油漆、涂料等,以减少室内铅污染的风险。新装修的房屋应充分通风,待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后再入住。
4.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可以多吃富含铁、钙和维生素 C 的食物以及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有助于降低铅在体内的吸收和积累。
避免高风险食物:皮蛋、酱菜等传统食品需注意选择正规产品;不要吃来源不明或工艺不规范的膳食补充剂;民间偏方、色素高或添加剂多的食物也要“避雷”。
注意饮用水安全:老旧水管在长时间静置后,可能会有铅析出,清晨或家中水管长时间未使用后,可打开水龙头先放流大约1分钟,这些水可用于冲厕、浇花等,再接水使用。
来源:中新网
标题图:AIGC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叶碧君
这个暑假,“体育外卖”的授课方式正在兴起,家长们在手机上下单预约,教练带着器材上门,私人制定跳绳、篮球、跆拳道,或是体能等训练,这种上门培训服务悄然兴起。早上7点多,沈威带着敏捷梯、瑜伽垫等器材赶往上课地点。这个暑假,他接单近二十次。沈威是跆拳道国家二级运动员,他所在的三道跆拳道俱乐部多年起就开始尝
2025-08-21 10:58:00社区幸福院里毛笔划过纸张的轻微声响,文化站里青少年分享情绪时释然的笑容,活动室里抢答安全问题时举起的小手……这个暑假,茂名市茂南区用一系列关爱活动,守护青少年的成长之路。薪火相传老少接力共筑成长乐园河西街道油城社区,树木郁郁葱葱,老树以其苍劲的身躯,为小树遮风挡雨。近日,在该社区的“一老一小”幸福院
2025-08-17 12:05:00有博主发布内容称刷短视频会“变傻”,却链接“脑视力训练中心”课程 视频截图孩子刷短视频成瘾咋办?有博主推荐“脑视力训练中心”在各类网络平台上输入“长期刷短视频会变傻”等话题,都会找到不少相关内容,除了配文“孩子沉迷短剧、短视频变傻”一类的内容外,还会有类似老师、家长的评论。例如有视频内容称,老师评价
2025-08-14 15:14:00盛夏时节,古文化街迎来旅游高峰,为守护游客与商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安南开分局古文化街治安派出所警务服务队民警化身“安全卫士”,在街内开展全方位安全、反诈宣传与防汛保障工作,用细致服务为暑期出行保驾护航。 暖心叮嘱护平安 “警察姐姐,海河边怎么走?”面对外地游客的问路,民警在耐心指引方向的同时
2025-07-28 09:55:00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千 实习生 王婧颖进入暑假,儿童生长发育门诊迎来就诊高峰,各大医院生长发育相关科室的专家号经常一号难求。杭州市民吴女士(化名)近日向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求助,她带5岁多的女儿看身高时,被推荐使用一种叫阿基孚的膳食补充剂,声称可以帮助孩子长高。“身边确实有妈妈们说过这个膳食补充剂
2025-07-16 08: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