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小桥万贾客,车来商往十全街。漫步于这条2004米长的姑苏老街,耳畔是流水淙淙,眼前是粉墙黛瓦,鼻尖是茶香氤氲,诗人龚自珍笔下的“三生花草梦苏州”成为触手可及的幸福画卷。
十全街夜市人潮涌动 管钰楠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在不少“老苏州”心中,十全街是当地“正宗的市中心马路”,也是这座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之一,串联起姑苏旧韵和时代新辉。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遴选了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苏州十全街片区综合更新提升项目成功入选,成为全国老旧街区改造的“出圈案例”。
自2024年起,十全街启动共生型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计划,通过步行改善、文化赋能的空间改造,构建“首店经济+非遗体验”融合生态,推动“老字号”与“新潮牌”交相辉映,打造以人为本、更具底蕴、更具特色、更具人气的“古城保护更新示范街区”。
以文铸魂
延续老街历史文脉
源于宋朝,兴于清代,十全街原名“十泉街”,传说因沿街十口古井而得名。清代乾隆皇帝自号“十全老人”,曾驻跸于附近带城桥下塘织造署内,地方官员为博取圣上欢心,将“十泉街”改名为“十全街”,不仅寓意“十全十美”,也预示了十全街日后的繁荣似锦。
十全街街景 视觉中国供图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白居易名句中“乌鹊河”上的乌鹊桥,正是十全街上八座名桥中的一员,承载着无数苏州记忆。今天的十全街,完整保留着苏州“水陆平行、河街相邻、两街夹一河”的水乡格局和江南风情,沿线星罗棋布着诸多古宅、古院、古桥、古井等历史文化遗迹,如网师园、沧浪亭、织造署等名胜古迹,还有清代彭定求、彭启丰祖孙状元的“尚书府第”,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的“由庐精舍”,近代棉织实业家严欣祺住宅,建于晚清的王鏊后裔王颂蔚的故居“怀厚堂”,收藏家何亚农的故居等名士寓庐,是苏州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设施老化、业态单一、空间拥挤……这是老旧街区面临的共性难题,也是十全街曾经的发展困境。当地政府和属地街道以“绣花功夫”织补历史与现代的共生肌理,对沿线古建老宅进行保护性修复,彰显文化属性,同时对十全街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提升,将这条老街打造为苏州历史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
“我们深入挖掘古井、古桥等特色文化资源,保留砖雕门楼等苏式文化符号,通过风貌整治,统一沿街建筑的色调、材质和风格,保持街区整体文化韵味。”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街区还新增流星雨灯、月牙灯等创意灯光,构建“水陆联动”光影长廊,并通过立面彩绘、立体绿化等手法,将老旧街巷转化为“一步一景”的网红打卡地,“夜游十全街”客流量大幅增长。
以文兴业
彰显“十全”古韵新潮
在保留苏州记忆、赓续姑苏文脉的同时,十全街片区综合更新提升项目坚持以“古城内时尚街区”为总体定位,突出文化赋能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开展“向上生长”和“向后延伸”双重空间探索,鼓励特色文创、网红餐饮、精品民宿等新兴业态入驻,构建“首店经济+非遗体验”融合生态。
十全街一角 视觉中国供图
“对于沿线632家门店,我们基本上做到了每家都上门、每家都去调研需求,尽量在建设过程中给予落实。也就是说,整个十全街片区建设方案,并不是只由建设工作者来做的,而是整条街上的所有商户、居民参与,大家共同研究出来的成果。”苏州名城保护集团万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段明表示。
28岁的陈澄,从小跟着家里人学做面包,她的爷爷是苏州第一家面包厂的面包师傅。2022年,陈澄来到十全街,开始经营“嘿啰面包”品牌。“面包店开业初期,尽管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由于位置和环境的原因,生意并不太好。”陈澄回忆,去年5月,十全街整体进行更新改造,自己也顺势将面包店提档升级,盘下了隔壁和二楼的空间,增加了休闲露台、蛋糕房等。“等到十全街焕新开街,我们重新开业后,营业额直接翻倍了。大家饭都来不及吃,水也来不及喝,特别忙,店里边乌泱泱挤满了人。”现在的“嘿啰面包”已经成为十全街上的“美食种草点”,每日最多能售出上千个面包。
和陈澄一样,十全街上的大多数商户同步进行了装修、改造或者业态调整,原先的“工艺品一条街”“玉石一条街”“酒吧一条街”内涌入了更多的新兴业态。如今的十全街,既保留着“旧时光”的坚守,也涌动着“新生态”的活力。人们走进陆文夫钟爱的老苏州茶酒楼、近水楼糕团店等“老字号”,品味舌尖上的姑苏“切片”;再“citywalk”去周边的咖啡、服装、唱片店东游西逛,享受午后时光的惬意慵懒。
偕文字畅游,深入网师园的幽深角落,追溯虎儿之墓背后被遗忘的传奇,或探索十全街上“最年长”店铺的秘密……为了保留老街记忆,姑苏区积极搜集整理十全街文化故事、名人轶事,编印出版《八九不离十全街——漫步指南》《中国有条十全街》,同时注重非遗活态传承,邀请玉雕、苏绣等非遗传承人开设非遗课堂,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让“文化名片”愈发锃亮。
十全街附近的乌鹊桥路,凭借一面文艺复古的墙走红网络,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乌鹊桥 苏州墙”话题热度近50万;十全河“水上巴士”上线运行,让网友大呼“新奇有趣”……姑苏区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推介“十全名片”——线上,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联合30余位网络达人开展“中国有条十全街”品牌推介,举办“在十全 遇见爱”征文大赛,创作网络风情微短剧《十全十美》,累计网络曝光量超千万次;线下,创新推出“四季姑苏”群众文化艺术季,以“行进式展演+沉浸式体验”为特色,精心策划群文擂台赛、水上评弹等16场主题活动,吸引参与群众超10万人次。
半街江南古韵,半街时尚新潮。十全街上,“文艺范”和“烟火气”正以“十全十美”的姿态共荣共生。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杨爽
2025年的中国白酒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消费分级趋势愈发明晰,企业面临价格内卷与需求分化的双重考验。与此同时,新一代消费者对品牌文化价值的重视远超以往——一瓶酒不再仅是宴饮之需,更成为精神共鸣的载体。在这一背景下,李渡酒业以一场跨越1200公里的“双城共振”,为行业提供了文化赋能、破局增长的
2025-04-30 13:44:00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春末夏初的肥西,正以山水为笺、文化为墨,绘就一幅诗意盎然的文旅画卷。这个“五一”假期,当地推出七大主题旅游线路,从千年古镇到生态林海,从红色记忆到田园牧歌,为游客打造多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 千年水乡焕新韵 非遗雅集亮三河 作为国家5A级景区的三河古镇,五一期间推出
2025-04-30 10:28:00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营造出更加浓厚的书香氛围,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近日正式启动了以“书香茶韵”为主题的2025全民阅读活动。这一活动在各城市书房隆重开幕,一场全城联动的读书盛宴正在火热开展中,吸引了众多市民的踊跃参与,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活动当天,走进明港镇的各个城市书房,可以深切感受到那里的文化
2025-04-29 17:41:00【大河财立方消息】4月27日,国新办就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发布会上表示,对境外旅客实行离境退税,既有利于吸引入境游客、扩大入境旅游的规模,也有利于更多国内优质商品“走出去”。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配合商务部及相关部门,立足工作职责,会同各
2025-04-27 17:54:00东莞观音山城门楼景点东莞观音山一直以来都秉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4月23日,官方透露,首届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观音山高峰论坛预计将于2025年9秋季举办,届时论坛将与国家推动文化研究、增强文化自信的方向高度一致。本次论坛将汇聚多领域顶尖学者,依托严谨的跨学科研究,深度梳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
2025-04-27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