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近期各家商业银行正加快落地回购增持贷款,初步测算,授信总额已超过3000亿元。
工商银行表示,目前已累计支持及储备上市公司回购、增持项目超400笔,涉及交易金额规模超千亿元,覆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个板块,有力支持了央国企、民营企业强化市值管理、优化资本运营等各类需求。近日,又与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对接,企业提出回购增持、加强市值管理资金需求超500亿元,目前正在加紧推进中。
农业银行表示,自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设立以来,农业银行积极对接上市央国企和民营企业需求。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累计为“三农”、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等多领域53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服务,贷款签约金额超150亿元,已投放金额超过85亿元。近日,随着上市公司增持回购资金需求增加,农业银行加快响应速度,正在与多家央国企、民营上市公司接近达成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合作意向。
中国银行表示,截至3月末,中行已支持73个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合计达成贷款意向金额253.6亿元。为快速推进政策落地,中行及时出台专属配套方案,设立单独贷款产品和统计科目,明确标准业务流程和贷后监控要求,确保业务合规有序开展。近期,中行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股票回购增持计划的资金支持。
建设银行统计,截至目前,建行已服务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近70户,涵盖国企、央企、民企等多种所有制,覆盖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客户,授信金额近140亿元。本周以来,建设银行与超过80家意向企业积极对接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下一步,建设银行将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融资需求,高质高效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坚决助力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交通银行表示,将着力用好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政策工具,服务上市公司及股东的回购和增持,以进一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目前,交通银行已给予约80家企业近25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授信,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工业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统计,截至目前,邮储银行通过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多家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开展回购增持操作,已签约5.8亿元,累计投放贷款4.57亿元。近日,邮储银行各分行通过多种形式走访对接企业,正在摸排上市公司业务需求,并开通业务绿色通道,为客户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此外——
兴业银行表示,截至3月末,兴业银行已与44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达成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作并完成公告,贷款上限规模超66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80%,科技企业占比超60%。
浙商银行目前已与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东达成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意向合作,储备拟回购增持金额超80亿元,授信资金规模超50亿元。
截至4月6日,招商银行回购增持贷款已立项288笔、融资金额1048亿元。
到4月10日,光大银行累计投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12笔,合计金额8.64亿元。
去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由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是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在2.25%左右。首期额度3000亿元,不够可以再增加。
(总台央视记者 王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从会跳舞的机器狗到可以存储演讲稿的AR+AI眼镜,从加速医疗进步的脑机接口技术到实现算力上天的太空计算卫星,2025年以来,浙江民营企业频繁出圈,民营经济“金名片”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越擦越亮。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路上,少不了金融机构助力的身影。自2010年3月成立以来,南京银行杭州分行秉持服务地方经
2025-07-28 13:04:00截至目前,ETF两市成交额超2000亿元,报2010.44亿元,分类型来看,股票型ETF成交额835.12亿元,债券型ETF成交额780.14亿元,货币型ETF成交额156.45亿元,商品型ETF成交额23.43亿元,QDII型ETF成交额215.30亿元。其中,成交额最高的非货币型ETF分别是易方
2025-07-28 11:38:00在临沂客户端讯7月25日清晨,兰陵县庄坞镇小池头村的菜地里,刚刚采摘的新鲜毛豆荚被采收工人整齐码放,然后运至山东运丰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经筛选、清洗、漂烫、冷却后送入零下35摄氏度的“速冻隧道”——仅30分钟时间,它们就变身“即烹食材”,成为国内外都市上班族餐桌上的快手菜。这条从田间到餐桌的“极
2025-07-27 19:51:00观点网讯:7月27日,老铺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销售业绩(含税收收入)约为人民币138亿元至人民币1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40%至252%。收入预计约为人民币120亿元至人民币125亿元,同比增长约241%至255%。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经调整净利润(不考虑以
2025-07-27 19:37:00【积极回报投资者 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升温】财联社7月23日电,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时,披露中期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2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A股市场已有32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筹划2025年中期分红相关公告。记者注意到,一年多次分红渐成主流,高频分红、高股息率公司获投
2025-07-23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