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信息港_云南】
近年来,保山市隆阳区以系统性思维统筹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责任落实和活化利用,构建“保护传承+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让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活”出精彩。
自2000年起,隆阳区持续开展文化资源挖掘与申报工作,开展4次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6批次传统村落申报,成功获批仁寿门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板桥镇、蒲缥镇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及金鸡村、育德村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水寨村、平坡村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值得一提的是,板桥、河图、潞江等乡镇的12个村落分五批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53处涵盖民居、街区等多元类型的历史建筑完成认定,为隆阳区文化历史版图再添厚重底色。
历史文化资源不可复制、不可再生,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隆阳区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坚持“先规划后实施”原则,编制完成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及12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并创新编制《青龙街及周边区域改造提升规划》等专项方案,探索传统村落资源整合发展新路径。金鸡古戏台修缮、板桥万氏宗祠修复等17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实现文化遗产的精准修复与传承。
在盘活文化资源方面,隆阳区以“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的全局视野,让文化资源与城市及周边环境深度融合。投入9575万元资金,实施仁寿门片区文物修缮及文化广场建设、老街区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工程,让文化资源焕发生机活力。依托仁寿门、板桥青龙街等特色街区,打造集文化体验与商业运营于一体的特色空间,吸引319户商家入驻,其中非遗文创商户44户,涵盖乌铜走银、甲马版画等特色项目,成为传统文化展示的窗口。2024年,隆阳区传统村落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村民返乡创业,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如今,通过保护规划修编、传统建筑活化利用、文旅产品开发等举措,隆阳区逐步形成“规划引领—监管护航—活化赋能”的保护传承闭环,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守护文化根脉,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夏日炎炎,何处觅清凉?沁源县早已备好答案。2025年“康养沁源 清凉一夏”文旅系列活动暨灵空山避暑月活动火热启幕,从白昼到夜幕,景区风光与文艺盛宴交相辉映,公益电影与广场演出接续升温,承包了人们对夏日的所有美好期待。灵空山景区内,九杆旗附近的文艺表演率先引人入胜。沁源秧歌舞、民歌小调、山西民歌与鼓舞
2025-08-15 11:12:00青海日报融媒体玉树8月15日讯(记者 汪清梅) 8月14日上午,“江源玉树 宝地杂多”第六届澜沧江源生态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暨“中国藏族山歌之乡”文化旅游活动季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开幕。活动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体育竞技”为主线,旨在激发杂多县生态价值、挖掘地域文化潜力,以文化内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2025-08-15 09:55:00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普惠托育服务机构认定及补助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规定,被认定为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按照全日托在托人数和在托月数,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运营补助,用于补助机
2025-08-08 12:38:00府谷镇郝家寨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通过风貌改造,文化植入,产业配套,三管齐下,实现了从“空心村”到“网红村”华丽转身,获评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称号。郝家寨村位于府谷县城以南20公里的黄河岸边,村子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府谷县乡村旅游重点村,每年旅游人数5万多人,收入150多万元
2025-07-22 17:17:00精心做好文物展示 不断扩大城市影响力李红军调研市图书馆改建市博物馆工作7月12日,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赣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李红军深入一线,就市图书馆改建市博物馆工作进行调研。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松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赵捷,副市长江新洪参加。市图书馆位于东湖区新洲路12号,占地约22.5亩
2025-07-14 09:52:00